以绣花精神精细化管理方式,全方位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济阳城管打造靓丽北部新区
2019年11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联合渣土办对渣土车严格管理,确保干净上路,定点倾倒。
  拆违拆临“一把尺子量到底”,城乡环境大提升。
  拆除陈旧破损的广告牌匾,城市容貌得到提升。
  “人工+机械”联合冲洗,对城区道路深度保洁,降温除尘。
     打造一流的城市环境才能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一年来,在建设与中心城区高度融合的济南北部新区中,济阳区城管局以绣花精神精细化管理方式,下大力气做好拆违拆临、环卫整治等方面的工作,使城市环境和管理水平得到全方位提升。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于悦
通讯员 张静 杨雪婷    

 三年拆违
 600余万平方米

  自拆违拆临工作开展3年多以来,济阳区始终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深入持续推进拆违拆临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区共计拆除违法建设18204处,面积约662.9万平方米;增加绿地面积99.79万平方米;拆除大型违法违规户外广告4262块;腾出建设用地166.9万平方米;复耕面积210.88万平方米;清运建筑垃圾123.01万立方米,拆违拆临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城乡环境得到全面提升。  
  在拆违拆临行动中,济阳区下发了《关于涉“公”单位和个人报告违法建设的通知》,要求涉公单位、公职人员、“两代表一委员”、党员干部认真填写违建自报表、签订责任书,坚持刀刃向内,带头拆除违章建筑。另外,还把拆违拆临与“散乱污”企业整治、砂石料场治理、棚改旧改、卫生城创建、畜禽养殖治理以及中央环保督察、省环保督察等工作相结合,借势发力,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区主要领导通过召开现场会,督促拆除进度、质量;认定小组对每一处违建现场都实地验收,确保拆除到位、数据真实。
  通过采取这些举措,济阳区实现了拆违总量大,两年来全区共计拆除违法建设18204处,面积约662.9万平方米;增加绿地面积99.79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二是单体量大。例如,济阳街道拆除洼里王村违建厂房、简易房共计53400平方米;垛石镇农业示范园拆除违法建设共计24400平方米。对违建业户形成了强大威慑力,消除了侥幸、观望心理,充分发挥了“破窗效应”,有效遏制了违法建设势头。
 用“行走”直击
 城市管理痛点

  自5月份全市开展“行走城管”活动以来,济阳区城管局就密织行走网络,将全区划分为22个网格,建立以“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包挂网格为块,以局机关科室、中队、站所为条”的行走城管网络,与16个城区街道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携手开展行走城管活动。全体干部职工树立以“出门就是上班”的城管工作理念,用“行走”的方式,直击城市管理“痛点”,寻短板,拿实招,解难题,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济阳区城管局先后组织开展“行走城管”进社区、进工地、进街巷、进中队、进站所、进镇街活动10多次,组织城管队员、环卫工人660余人次,先后到新元社区、雅居园社区、城里社区及运输局家属院等单位开展创卫宣传、文明劝导、卫生清洁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区域内人居环境明显提升,打造了“共治共建共享”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活动中,还创新实行了“徒步工作法”,将环卫所办公室搬到街上,将中队支部建在网格上,将局长办公会开在路上,深入城管环卫一线,查问题、问民生,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掌握一手资料,推动各项部署和工作措施落地落实。  
  结合创卫复审,济阳区城管局清理流动商贩,规范店外经营,对部分不听劝阻商贩的经营工具及店外随意摆放桌子、车辆等物品进行暂扣,累计开展集中整治行动20余次,出动3000余人次,清理规范占道经营、市场冒市、店外经营等行为1万余次。立案420起。针对餐饮油烟扰民问题,济阳区划定了“禁烧区”和“规范区”对城区露天烧烤进行分类治理,坚持“整治规范一批,取缔关停一批,转型转产一批”的原则对城区餐饮经营业户进行分类整治,目前城区487家餐饮业户规范经营,餐饮油烟治理工作成效明显。
 高标准公共卫生间
 变身“城市驿站”

  环境卫生是城市文明的“窗口”,它不仅反映着城市的面貌,而且体现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今年以来,济阳区城市管理局积极参与卫生城、文明城、园林城等创建迎审活动,城市环境卫生水平显著提升。在道路保洁方面,尤其注重精细化管理。  
  济阳区城管局增加道路保洁员、清运员、公厕保洁员数量,统一配备扫帚、铁锨等作业工具。结合创卫复审,制定业务工作标准和考核办法,规范作业流程,严格落实“定人员、定时间、定路段、定岗位、定作业量”的“五定”岗位责任制和督导连带责任制,对市场化保洁公司加强监管。  
  公共卫生间建设和改造,应该把便利人们使用作为一个重要标准。济阳区建成启用高标准公共卫生间10座,安装启用装配式公厕4座,改造提升老旧公厕16座。目前,城区公厕由原来的40余座,增加到50余座,有效解决了公厕数量少、布局不合理的问题。
  对新建公共卫生间按照一个公厕就是一个景点的规划设计理念,济阳区实行高标准设计,在注重实用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外观和景观效果。目前已建成启用的10座高标准公共卫生间,功能齐全,内设“第三卫生间”,满足了低龄儿童、残障人士,以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的如厕需求。设有干净阅读室供市民歇脚,公共卫生间变身“城市驿站”,赢得市民纷纷点赞。
 垃圾日产日清
 处理工艺全市领先

  优化清运作业方案,实行定时、定点、定人,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无滞留垃圾,密闭运输无洒漏,严格落实“车走地净容器净”制度和“日产日清”要求,增加重点路段的清运次数,做到了收集不落地、存放不暴露、运输不洒漏、全程密闭化。同时,联合渣土办从严查处渣土运输抛洒滴漏和偷运建筑垃圾等违章行为,确保城区主干道整洁卫生,垃圾日产日清,始终保持城区洁净、整洁的状态。
  如今,济阳新建成的生活垃圾转运站,日处理能力300吨,极大提高了城区生活垃圾转运能力,解决了原转运站车辆设备老化,运转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开展厂区环境专项整治,清理整治压缩车间内卫生,包括墙面、缷料口、机位、箱体等,经过连续整治,保持了车间环境的整洁卫生。
  建成启用垃圾渗滤液处理站,日处理规模50吨/日,处理工艺在全市乃至全省属先进水平。建成启用后填补了济阳区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空白。
  启动建设济阳街道转运站和粪便处理厂,新市、曲堤、仁风镇转运站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大力提升了镇街生活垃圾转运处置能力,有效解决了粪便垃圾规范处置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提高,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使环境隐患日益突出,成为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济阳区城市管理局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在城市,打造领秀城、汇鑫社区、韩家小区、雅居园西苑等4个示范小区;不断完善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建成大件垃圾、有害垃圾暂存点1处,与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签订协议,规范处置可回收垃圾。在镇村,打造了14个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村,建设了28处农村“三大堆”集中存放点(回河街道举人王等8个村、曲堤镇田家等10个村、仁风镇后岳等10个村),新建垃圾分类阳光房7处(每个镇街道各1处),末端设施配套进一步完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