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创办特色品牌学校
济阳区志远学校创造性开展各项工作
2019年11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党员进行集中学习、研讨。
  上级领导视察学校党建工作。
  学校党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铿锵誓言,铮铮有声。
     济阳区志远小学党支部成立于2005年8月,现有正式党员15名,他们遍布学校教育教学第一线。近年来,学校秉承“越是民办学校,越要重视党建,越是品牌学校,越要抓好党建”的理念,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党建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党建引领教师队伍建设,党建引领学校特色的方针。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学校党支部结合创建党员示范岗和党建示范校的“双创”工作,结合本校实际,提出“三实四亮五个好”的党建工作理念,创造性地开展学校各项工作,努力创建廉政校园、平安校园、文化校园。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张丽华

党建基础工作扎实
  党组织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党建制度齐全完备,并且全部上墙。此外,学校专门成立办学理事会,对学校重大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研究,提出意见;定期对校长及学校工作进行评议,根据需要参与校领导的公开遴选、职级评定、绩效考核、班级量化及学校奖惩分配等工作;对学校年度财务收支、下年度财务支出预算等情况进行审议。邀请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及相关专家学者、法律工作者或社会知名人士担任理事。
  党建阵地固定规范,战斗堡垒建设到位。学校党建办公、党员活动、党建宣传、党务校务公开四个阵地固定规范。学校投资20余万元专门设置高标准的党建办公用房,党建办公室布置体现特色鲜明的党建风格:规范挂牌,室内标志醒目,庄严肃穆,协调统一。
  党员活动室面积、设施完全适应党组织日常工作,满足党员学习、组织生活等需要。活动室布置主题突出,美观实用,有浓厚的党建气氛。悬挂规范的党旗、入党誓词和若干宣传标语。内容结合当前形势、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张贴党员学习心得、活动图片等,摆放党刊读物,以及技能类的书刊等,配备了相关的电教设备。
  学校在主楼二楼走廊位置设立庄重大方的宣传栏,利用一层楼的走廊文化,做具有本校特色的党建宣传工作。让党建文化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将特色课堂作为推动党员学习教育提升的有效载体。开设固定课堂。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等基本制度,推行“支部主题党日”,通过列计划,定主题、定人员、定时间,开展党员学习教育,推动党内生活常态化制度化。党费收缴、发展党员、教育培训等教育管理制度执行到位,党员教育活动有效开展。
  开设流动课堂。建立“请进来,走出去”的课堂机制,适时邀请上级领导、校外专家进校园开展讲座辅导,把党的政策和先进理念送到教学一线;定期组织优秀党员、教学骨干赴外地开展党性教育和能力素质培训,进一步拓宽党员教师、骨干教师的视野,不断提升党员队伍的综合素质。
党组织核心作用突出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学校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落实到凝心聚力、促进学校创新发展与和谐发展上。
  支部领全局,不留死角。学校实行支部委员联系科室党员,科室党员联系年级党员,年级党员联系全体教职工,通过“传帮带”责任的具体化,实现党的声音一传到底,党组织在教职工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凸显,把全校教职工拧成一股绳,汇成一片海。
  支部带工会,凝心聚力。学校党支部依托工会,设立谈心室、广播室、阅览室、职工活动中心等,教师有需求,支部来服务。为了解决单身老师就餐、住宿问题,学校在校舍紧张的情况下专门开辟出教工宿舍,教职工自助餐厅,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通过教代会及节日庆祝活动,表达教师诉求,愉悦教师身心,让老师们以更好的姿态,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针对本校学生家长在工厂上班者居多,上下班时间和学校作息时间不统一,接送孩子,照顾孩子有困难这一实情,学校克服财力、人力等困难,把部分走读生转为日托生,家长只要早晨把孩子送到学校,午饭、晚饭不用操心,作业不用费心,下班多晚都可以接孩子,受到家长称赞。
  支部带群团,培育人才。学校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立德树人志愿服务队”,活跃于学校的各个角落,实施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中层的“双培”工程,一大批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德才兼备的优秀党员教师奋战在教学第一线,进而走上了中层管理岗位。
  支部带妇委,巾帼扬帆。学校党支部发挥学校女党员、女教师多的优势,成立“巾帼文明岗”,开展争做“好领导,好老师,好儿媳,好女儿,好妻子”系列活动,在学校形成了团结和谐、凝心聚力、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党员模范作用明显
  有句话叫“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学校也是一样,要展示党员风采,就要亮出党员身份。
  只要学生在校,就有党员在校。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尤为重要,每天的早、中、晚三个时段都有党员教师在学校门口、餐厅、宿舍值班,上课时间、课间在校园内巡查,值班时间从早晨7:00到次日早上7:00,和学生同吃同睡,24小时陪伴。
  只要新老师入职,就有党员陪伴。学校每年招聘多名正规师范院校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党员教师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养熟业务、懂管理、有爱心的青年教师任务,每学年初的“党员教师带新”仪式雷打不动。青年教师进得来,更愿留得住,形成乐学不穷,笃行不倦的校风。
  整理校园、植树绿化、志愿活动;“一对一”与贫困生、学困生认领;与新教师师徒结对;创城创卫专项活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恶劣天气及时应对……处处看到党徽在闪耀。
党建活动特色鲜明
  学校一班人一直以“党建为引领,德育为首位,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先导,管理作保障”的办学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十分重视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作用,建成一支强大的德育队伍。学校把“生活德育”作为学校的发展特色,根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经过归纳整理,学校把学习、生活、礼仪三大课程作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主打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确定各年龄段的生活德育目标,真正实现全员德育,全员育人。
  学校先后被授予“济南市文明单位”“山东省优秀家长学校”“济南市教学示范学校”“济南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园”“济南市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并被确立为“山东省安全文化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全国教育科学重点研究课题实验基地”等,已连续多年被评为“济阳县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济阳县科学发展先进单位”;学校党支部2017年被评为区“优秀党组织”,党支部书记刘海友同志于2018年被评为济南市担当作为“出彩型”好书记。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进步,但是距区委区政府及局党组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学校事业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创特色品牌,办一流民校”建设的各项任务极其艰巨。学校的广大党员干部教师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着力解决师生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更好地为师生服务,为家长服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