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扛天平守正义
——莒县法院创新发展工作纪实
2019年11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19年4月16日,省高院领导到莒县法院调研多元化解纠纷工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彭彦伟 通讯员 玉刚 刘月 宝红  

  每年审结案件13000余件,员额法官年均结案270余件;
  “两道防护线、两层过滤网”,大量矛盾纠纷非诉化解;
  6月30日,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8月10日,山东电视台《齐鲁先锋》栏目予以专题报道;
  ……
  公平如水,正义如锤。近年来,莒县法院始终秉持倾心为民促和谐、能动司法助发展的理念,肩扛天平佑百姓,手执正义把灯燃,用一组组数据捍卫着司法公正的天平,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谱写了全院干警上下齐心、锐意拼搏、担当作为的正义之歌,实现了各项工作创新发展。截至10月底,共新收案件12281件,结案10857件,分别同比上升9.61%和9.93%,员额法官人均结案数221件,同比增加20件。先后获得“全国司法警察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法院集体一等功”“全省人民满意政法单位”“全省优秀法院”“全省多元化纠纷解决改革示范法院”“全省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把当事人和老百姓装在心中,用温情去办案,以热情的态度、规范的执行、公正的裁判,对待每一个案件和每一个当事人,努力争创人民满意的公信法院”,莒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席刚这样说。

打牢基层社会治理“桩基”
  法治是平安莒县的“压舱石”。莒县一千多个村庄,如何打牢最基层的法治“桩基”?
  莒县法院实施“打桩结网、多元解纷”工作,在全县1026个村居、社区发展司法联络员,把他们培训成为化解和预防矛盾的得力助手,群众有什么纠纷,第一时间就能在身边找到司法联络员帮助解决。此项解纷举措省时省力省钱,深受老百姓欢迎,将司法联络员亲切地称为“身边的法官”。大量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法院民事收案每年减少近1000件。大力推行“人民法庭全案全责制”,10处人民法庭对辖区矛盾纠纷实行立、审、执、访“全案承包”、就地化解,每年化解3000余起,无一信访。
  面对群众纠纷,堵不如疏。莒县法院坚持每月10日、20日的“院长接访日”制度雷打不动,敞开大门接待群众来访。去年接访193人次,均得到妥善处理。依法制裁非法上访行为,审结因非访引发的敲诈勒索、寻衅滋事案件5起,2人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此外,该院积极构筑化解纠纷的“重重防线”,指导党委政府加强社会治理,社会化解纷步入制度化轨道;指导各人民法庭会同党委政府、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形成诉前联动调解大格局;与交警、卫生、劳动等部门共建诉调对接平台,诉外化解纠纷;依托县社会矛盾调处中心,精心构筑“两道防护线、两层过滤网”,使大量矛盾纠纷通过非诉渠道化解。从人民陪审员中聘请3名老同志作为特邀调解员,组成诉前调解小组,两个月诉前化解了50余起纠纷。莒县法院多元化解纷经验在全省会议上作典型发言。省委政法委确定该院为多元化解机制“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创新点”。


铸造新时代司法公信“品牌”
  公信力强不强,百姓心中有杆秤。
  让人民群众以看得见、听得懂、信得过的方式,从方便、快捷、权威的渠道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新形势下提高司法“公信”的首要路径。为此,莒县法院全面推行“一次办好”改革,开通网上立案,通过网络、微信立案缴费,让群众“少跑腿、快立案、一次办好”。创新电子送达、微信送达等方式,960起长期未能送达的案件快速化解。利用远程视频、微信等新媒体办案156件,“指尖上的庭审”更加快捷。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和救助,去年为36起案件的困难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55万元,司法救助33名困难当事人121万元。
  匡扶正义保平安。莒县法院深化平安莒县建设,运用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从严从快审理涉黑恶案件,郭某等6人涉恶势力犯罪团伙案、盛某等6人涉恶势力犯罪集团案已公开宣判,20余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部分群众现场旁听,黑恶势力得以严惩,人民群众拍手称快。杨某等11人涉黑案件,涉及罪名12个、犯罪事实75起,涉案时间跨度20年,该案件庭审历时四天,将于近期宣判。
  让“执行难”不再难,一直是莒县法院不懈的追求。去年6月,被执行人史某在国外向弟弟求助“我现在安哥拉,因为上了‘失信黑名单’,买不上飞机票,回不去了,你快去法庭帮我把执行款交上吧”,其弟急忙赶到法院付清了全部款项,史某这才购买机票,得以返回国内。像这种案例,每年都有很多,主要得益于失信联合惩戒网的建立。莒县法院破解执行难打出“组合拳”,擦亮执行警务化品牌,开展“治老赖、立法威、护诚信”“莒城亮剑”“秋冬猎赖”等行动风暴200次,常年坚持每周行动2次,出动警力2000人次,曝光“老赖”535人次,拘传1200余人次,拘留77人次,以拒执罪移送公安侦查3件3人次,判刑1人,执结案件876件,到位标的款7694万元,大批“骨头案”“钉子案”“民生案”得以解决,执行工作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法官队伍淬火炼“真金”

  “打铁还需自身硬”。法官队伍硬,司法事业兴。
  莒县法院注重加强党的建设,围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要求,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升法官思想境界。建设网络平台,打造人人参与的信息化教育新阵地;在内网设立“公心议事栏”,形成全员参与、管理、监督的议事体制;建立法治文化学习微信群,召开研讨会,坚定不忘初心、奉献人民的信念根基;开展“三自一强”、廉洁司法教育,持续不懈整顿作风,树立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新形象。
  同时,全面提高司法能力,打造示范品牌。深入开展“审判质效提升落实年”活动,加强司法权运行精准管控,提高办案质效。出台分类管理绩效考核机制,激发审判团队活力。建立民事审判指导人民法庭专业法官会议制度,提高裁判质量,推出一批先进典型和办案专家。同时,以法警工作为突破口,打造团队品牌,莒县法警率先成为全省品牌。“有判必执、有赖必惩、有难必救”的执行品牌、“规范、热情、高效”的立案服务品牌、“全案全责、服务百姓、稳定一方”的人民法庭品牌等创建活动蓬勃开展。
让公平正义拥抱“阳光”
  司法透明度是决定司法公信力的关键因素。莒县法院依托信息化手段,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
  高标准建设“24小时法院”和安检系统,优化诉讼服务中心,大力推进“网上办案”,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审执工作深度融合,以信息化服务法官办案、方便群众诉讼,让民众感受“正义看得见”。
  讲好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强音。莒县法院将“法治粮食”送到群众手上。开展巡回审判68场,举行法院开放日6场。上网公布裁判文书5958篇。紧扣热点开展司法宣讲,利用各类媒体发布典型案例,开展“百案千村大巡讲”活动,发放宣传册2万份,让法律走进千家万户,走进人们心中。
  服务大局护航发展,自觉扛起责任担当。莒县法院坚持“党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司法保障就跟进到哪里”,精准对标莒国古城、乡村振兴等党委重大决策部署,制定出台营创法治营商环境、服务保障全县新旧动能转换工程、金融安全等多个指导意见,营造了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刻把握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慎重采取查封、冻结、扣押、拘留等强制措施,多搞一些牵线搭桥、和解共生等“份外”工作,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在审理涉全县100余家大中型企业300余起案件过程中,涉案标的达2.6亿元,承办法官慎用强制措施,灵活调解、居中促和,最终帮助企业渡过了“融资难”“担保链”等造成的经营难关。妥善审理晨曦集团破产重整工作,帮助晨曦集团实现了“债务瘦身”和“破茧重生”,保障了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组建司法服务工作组,每名院领导带头走访3家民营企业,及时解答解决园区建设、“双招双引”等涉及的法律难题,为企业提供司法建议20余条,开设法官讲堂26场次,帮助完善合同163份,避免经济损失5100万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