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进入冬季,万物多生出一种萧瑟的感觉,然而,当你走进滨州沿海地区的企业,你会感受到另一番气象,这里充满了活力。
  在山东海城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海参循环水养殖车间,这里正在对海参新苗种进行培育;在山东省友发水产集团海水养殖厂房,白对虾活蹦乱跳,这里正在进行白对虾的反季节养殖;在海忠软管制造公司,几名专家正紧张地做着实验,公司正在做法国船级社产品形式的认证……在滨州,你处处能感受到一股进击的力量,这体现在对产品不断升级转型的突破,对打开更广国际市场的不断努力等方面。
  进击的背后,是滨州海洋产业坚持生态优先,高效高质量发展的海洋经济理念。在无棣县最北部渤海湾西南岸的贝壳堤,堆满了形态各异的贝壳,一眼望去,看不到尽头。这处贝壳堤有37公里长,是全世界唯一的一条正在“生长”的贝壳堤。这得益于正海牧场连续四年对贝壳堤及海洋生态环境的修复。向大海要资源,滨州海洋产业取之有道,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大海资源才能用之不尽。
  再如,山东省友发水产集团对养殖区合理布局,海水一水多用,零排放,促进了企业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同提高与和谐发展。高效利用海洋资源,发展高质量产业,成了每个企业最基本的共识。
  进击的背后,是科研的支撑。柔性复合软管,在海上石油开采中能大幅降低综合投资成本,同时具有可回收不污染环境的特点。这项技术曾被国外垄断。海忠软管制造公司20多名年轻科研人员通过数年的科研攻关,打破了外国技术垄断,产品进击到了国际市场。
  进击的背后,是当地借助区位优势,在鲁北打造循环经济的战略新高地。滨州在鲁北引入10万吨海水淡化项目,此项目意义深远,是带动鲁北海洋经济循环发展的一个支点。该项目将与鲁北化工、高端铝业、海忠软管、海城生态科技等众多企业一起,打造一条闭环式海洋经济绿色发展产业链条。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更加注重经略海洋。滨州作为一个海洋资源丰富的城市,有条件有能力把海洋开发这篇大文章做深做大,为山东建设海洋强省作出贡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时培磊 冯冬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