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淌豆泉寺
2019年11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戴存伟
  
  几年前,从电台听到过淌豆泉的传说,说唐王李世民东征高丽时行军至潘龙山,无水无粮,太宗拔剑刺入石壁,说:“天绝我也?”忽然电闪雷鸣,阴云密布。太宗大奇,于是拔剑,甘泉从石壁中喷涌而出,中间有黄豆,太宗大军有水有粮因此得救。后僧人建寺于泉上,称为淌豆泉寺。传说很是动听,让我多次怀想淌豆泉的样子。从朋友圈看到淌豆泉寺的照片,很是清雅幽静。特别是一棵大银树,满树金黄甚是喜人。于是,己亥年立冬第二天,我们决定去游览淌豆泉寺。
  淌豆泉寺位于潘龙山西高家洼村南边,山间小路,我们开车斗折而行。但见不少行人从向山那边走去,也有很多人从那边向下走。看来,这个季节的淌豆泉寺很有吸引力。
  车拐入一个山峪,但见两侧小山苍松青翠,一座黄色的庙宇安稳地坐落在中间,而一团树干从寺院中高高伸向天空中。看到树梢金黄色的银杏叶有些稀疏,我不免有些失落。女儿小桠也说银杏叶子快落光了,没看头了。三岁的小儿子不管这些,一下车就跑起来,向庙前左侧的低矮山崖路走去。
  走近了,低矮山崖下有很多水桶,很多人等在那里接水。一个牌子上写着三个字:淌豆泉。泉水是从几米高的斜崖上,经由一个塑料管道引下来,水流只有手指那么粗,不缓不急地流着,流到下面的塑料桶中泛起好看的白色水花。打水的人介绍,别看淌豆泉水水流小,但常年不断,就是冬天最干旱的时候,它也不急不缓地流着。有意思的是,在立着淌豆泉牌子南边十几米的地方,还有一根水管从斜崖上伸下来,也有水流,只是小一些,缓一些。下面也有很多水桶排在那里等着接水。打水的人说淌豆泉水泡茶极佳,回甘悠长。小儿调皮,手在低崖上摸来摸去,崖壁是润的,是湿的,他的小手不知不觉白了,红了。
  庙门未开,从左边的侧门进去。进去之后,才发现这个淌豆泉寺呈“口”子形,四面各四个房屋,南北相对的是大殿,东西两侧各有两间小房,而那棵高大的银杏树在靠近东边的小房。从庙外看,银杏树叶子稀疏,是树顶上叶子落了,但树干上刚刚分杈的地方,叶子依然挂满了枝头。午后的阳光从南边小山上过来,照得树叶金黄金黄。风不大,翻得树叶晃来晃去,那叶子上的金黄便在小风中闪着光,闪着亮。银杏的主干实在粗,三个成年人合抱都不一定能够抱过来。该寺是唐朝所建,如果这棵银杏树大概是那个时候所栽,这样推算起来,这棵树足有1100多年了。在民间银杏树又名公孙树,是长寿树木,是植物界的活化石,可见不虚。
  叶子已在院子里铺了厚厚一层,一地金黄。十多个孩子欢腾着,喧闹着,把玩着银杏叶。有的孩子蹲在地上,把叶子用手扫在一起,然后捧起一捧向天空扬上去,众多叶子升到一定高度又飘下来,引得一阵欢笑。有的孩子借助南边庙宇的台阶,把叶子抱上去许多,铺在台阶上,这样走上去时会有别样的感觉。台阶边有个长条石,斜竖下来,像是一个滑梯,孩子们把叶子铺在上面,人再从上面滑下来,滑得特别快,滑得特别舒服吧。要不,他们怎么一次次地这样做。还有几个小朋友,各自用手扫起一堆银杏叶,互相扔,说是“看我的子弹。”银杏叶在空中飞来飞去,孩子们的欢笑也飞来飞去。大人则悠闲得多,有的在照相,有的静立着打量树,打量叶子,打量孩子。
  小儿子开始有些拘谨,但一会儿就开始在铺满银杏叶的院子中玩起来。一会儿趴在地上,双方张开如推土机的推铲,把银杏叶向前推。一会儿又跪在那里,手在银杏叶堆中抓来抓去,叶子给了他无穷的乐趣。女儿端详着南北两个大殿和东西侧房,一个劲地说这建筑好看。我说咱们来照相吧。女儿伏身抓起了一些银杏叶,挥手向天空撒去,我马上用手机拍了下来。儿子看到我们这样照相,也学我们的样子。他从地上捧起叶子扔向天空,他扔不远,叶子落下来,落到他的头上,他连忙闭眼,样子滑稽可爱。
  院子中还有几个老人,他们提着布包,低头在地上银杏叶中找着什么。我观察了一会儿明白了,原来他们是在捡拾银杏果。我也从银杏叶中发现了一枚,如同小杏,金黄金黄的,我用手捏一枚,果皮软软的,从果皮的皱褶处汁渗出来。捡银杏果的阿姨说:“可臭了。”我闻了一下手,果然,我闻到一股臭味,但臭味中有种药香。正在这时,突然,头顶哗哗啦啦地响,随即地上好像落到什么东西,发出“啪啪”的声响,抬头一看,原来是一阵风吹来,树上的银杏叶子争先恐后地翻动着,地上“啪啪”响就是银杏果落到地上的声音。树下捡拾银杏果的人欣喜地循声拾着果实。又一阵风,又是一阵啪啪声。阿姨说:“树上的银杏果可多了,到了深冬,刮大风都能吹下来。”
  女儿在院子中转了一会儿告诉我:“南边还有房子,但那边堵上了,过不去。”她很奇怪为什么寺里的房子都紧紧地关闭着。有个牌子上写着,此地非宗教场所,禁止燃烧香火。我说周围树木多,防火形势十分紧张。禁止烧香可以避免火灾。后来,我又用手机搜了一下,泰山也已于去年禁止烧香烛了。我来淌豆泉寺前,一个朋友告诉我寺里有只八哥,会念“阿弥陀佛”,嘱咐我去看看。寺内殿都关闭,没有见到一个僧人,那只八哥想必也跟着僧人云游远方去了吧。
  告别淌豆泉寺,想起一位朋友的话,她说淌豆泉寺虽然小,但很有味道,她非常喜欢。我也有此感觉。一千多年了,淌豆泉寺偏于一隅,泉水流着,银杏树长着,它已经迎来多少代人,送走多少代人呀?虽然小,但它用自己的方式延续着生命。
  寺小,泉水淙淙而使寺有生命力。寺小,古树金黄而尽显小寺繁华。
  我爱这小巧而富有生命力的淌豆泉寺。午后的阳光披在小山,披在苍翠上,披在小寺上,披在淙淙泉水上,也披在我的心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