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演出管理是“管活”而非“管死”
2019年12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从演员到演出机构,只有在基本底线之上创新演出形式和演出内容,才能给文化市场带来可持续的动力。
  □冯海宁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文化和旅游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演出市场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称“通知”)。纵观整个“通知”,其最大特色便是根据当下的文化市场新情况,将“加强管理”与“激发活力”并举,根本目的在于打造一个健康、干净、造血能力强的文化市场。
  近年来,我国公众文化消费需求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2018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显示,演出市场消费群体趋于年轻化,90后人群占60%以上,24岁以下人群占比14.8%;单笔消费平均价格达1200元,远高于电影、体育等其他文化领域。
  取得这样的成绩固然可喜,但需要看到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文艺作品都有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有一些作品,明显逾越了人们接受的底线。比如张云雷在近日的一次表演中,调侃侮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张火丁,便引发舆论的谴责。同时,行业协会呼吁加强监管。
  为此,上述“通知”第一条就是加强管理,包括加强内容审核、突出监管重点、加强审批指导。特别是,要重点加强脱口秀、相声等语言类节目的内容审核和现场监管。这实际上是对演员的一种爱护。因为某些演员走红之后,对自我要求容易放松;再加上现场演出可以即兴发挥,有的演员就难以把握尺度。一旦逾越“红线”受到各方谴责,演员形象必将受到影响,还能否“红”下去是个未知数。在部分演员做不到自律的情况下,加强管理才能防止演员“出事”。
  可能有人担心,“加强管理”与“激发活力”并举会不会矛盾?理由是,管理太多会让演员不敢自由表演,就会影响演出市场的活力,继而不利于吸引年轻观众,也不利于弘扬相声等传统艺术。其实,“通知”中所说的加强管理,应该是指加强底线管理,底线之上演员仍有很大创作和表演空间。
  底线管理,其实就是要求演员不突破道德底线,不挑战公序良俗,不违反法律法规。若这些底线被突破,不仅伤害了很多人的感情,还“污染”了文化演出市场,不利于市场发展。从演员到演出机构,只有在基本底线之上创新演出形式和演出内容,才能给文化市场带来可持续的动力。
  不过如何进行底线管理,对监管部门是一种考验。虽然进行内容审核和现场监管会有一定效果,但各地文化监管部门对内容审核能否准确把握尺度,还有待观察。相声名家侯耀文曾表示,管相声一定要找专家、找高手来管,言外之意是管理相声需要专业人士。这个道理对其他艺术形式也适用,有关部门管理文艺演出,也要进行专业化管理。
  也就是说,对演出市场加强管理,应当是“管活”而非“管死”。所谓“管活”是明确底线并鼓励创新。所谓“管死”就是处处设卡。我们要意识到,除行政管理外,市场也会对突破底线的演出说“不”,受害人也能通过司法渠道维权。作为行政监管部门,主要职责是守护好演出市场的底线。
  另外,对于演出市场监管,还要继续探索分级分类管理。只有如此,“加强管理”与“激发活力”才不会是一对矛盾,而是两个目的都可以实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