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基地篇
2019年12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民以食为天”,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荣成市农安中心致力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那么检查生产基地主要针对哪些问题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种植地内外环境。每次基地检查的时候,工作人员都会走进田间地头,仔细查看大棚内外环境及地面包装废弃物情况,并和技术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作物近期田间操作细节,关注是否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规定,强调要保持良好的生产环境,包装废弃物要及时清理,避免产地污染,杜绝一切违禁农药。
  2、农产品生产记录。指在生产过程中如实记录农业投入品使用、植物病虫草害发生防治及收获情况等信息,具体来说就是从农事基本操作、收获、储藏、销售、检测到投入品台账等,且要保存两年。检查过程中要求每个项目都需要认真填写,不能遗漏,包括自制肥料来源及使用情况等,这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的基础。
  3、农业化学投入品库。对于投入品库,很多基地可能不大重视,其实库存的农药、化肥等不但要分类摆放整齐,做好标签标识,其种类、数量还要与购买使用台账一一对应起来,这就要求出入库记录必须清晰真实,如实记录使用时间、数量,建议每批次保存样品,及时整理库存,科学合理使用化学投入品,严禁储存使用违规农药。
  4、废弃物回收情况。鼓励生产基地设立专门的农业废弃物回收点,统一对包装废弃物等进行回收,并大力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持农田环境清洁,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尤其针对苹果基地反光膜、果袋等废弃物,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检查,确保清除干净。
  5、追溯系统使用。目前推广“二维码+合格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模式,通过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平台,填好农产品种植包括施肥、打药、加工、检测等全过程信息,生成相对应的二维码贴在外包装上,消费者通过手机扫描即可查询到以上内容,实现产品可追溯,这也是农产品走向高端市场的必然趋势。
  每一次的检查,工作人员都会仔细地填写巡查记录,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相关规定,涵盖基地管理、生产记录、制度上墙及投入品管理等各个层面,保存好图片资料、检查记录等痕迹,以备后期复查,并针对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殷红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