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1日 星期三 编辑:陈鸿儒 组版:曾彦红 校对:邓超
要闻
C02
济 宁 国 家 高 新 区
本报济宁12月10日讯(通讯员 常昕 记者 孔茜) 8日下午,济宁高新区(深圳)招商推介会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此次推介会通过产业发展推介、企业走访、精准对接等形式,深化与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合作,充分运用组团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积极推动高新区与深圳等珠三角城市在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医养健康产业领域更高层次的对接合作。
当日,来自部委、省、市领导近100位,广东科技名企、行业龙头、社会各界逾1000人参加活动,掀起了一场联动政商学界的科技热潮,铺开了新时代、新梦想、新征程的美好蓝图。
此次招商会是为了抓住深圳外溢机遇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引入优质资源,助力济宁高新区冲刺四季度,也得到了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的大力支持。该商会在珠三角范围内拥有6000多家会员企业,行业囊括了中国所有高科技行业及科技服务业,包括电子信息、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电子商务、新材料、新能源、基因工程、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现代农业、文化创意及金融、物流等,其中包括创维、海王、腾讯、三诺等海内外上市企业近200家,中国行业龙头企业100多家,会员企业年产值超过3万亿,构建了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的开放、多元、融合的平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新路。
据了解,珠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也是高新产业、高级人才、高端要素汇集的聚宝盆。此次推介会的成功举行,有助于济宁高新区深入学习借鉴深圳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经验,加快引进深圳创新项目、创新资源、创新人才。济宁高新区将以高质量的对外合作、高质量的项目建设来推动与珠三角地区产业相互结合,协同发展。
推介会现场。
如意百亿新材料产业城高性能莱卡纤维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预计2020年底可实现试生产
王因街道乡村振兴服务队 首批11个帮扶项目集中开工
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 本报记者 张慧 摄
本报济宁12月10日讯(记者 张慧) 在济宁高新区如意百亿新材料产业城,高性能莱卡纤维项目的新材料一厂和新材料二厂建设目前正紧锣密鼓的进行。据悉项目自2019年6月份进行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底即可实现试生产。
12月9日,位于济宁高新区的如意百亿新材料产业城高性能莱卡纤维项目现场,塔吊林立,工程车辆往来其间,喷淋系统洒水降尘,工人们也在自己的岗位上各自忙碌着。不久后,新材料一厂和新材料二厂将在此地建成。
“目前新材料二厂钢结构开始进行施工,正在进行上部结构施工,同时新材料一厂正在进行基础回填,预计今年年底即可完成钢结构框架安装。”在项目建设现场,如意百亿新材料产业城项目副总指挥崔超介绍,项目自2019年6月份开始进行建设,2020年6月完成屋面及外墙板材安装,2020年7月具备设备安装条件,2020年底即可实现试生产。
据介绍,莱卡氨纶纤维作为高品质弹性纤维的代表,弹性拉伸可达6倍以上,将为用户带来更舒适的穿着体验。产品投产后,将广泛应用于牛仔、成衣、内衣及医疗卫生等行业。该项目的建成,将打破高端纤维国际垄断局势,成为国际先进的新型工业纤维材料园区,引领全国新材料产业动能转换步伐。
高性能莱卡纤维项目作为如意百亿新材料产业城建设项目之一,如意百亿新材料产业城项目总投资达到100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20亿元,利税20.3亿元。项目重点突出新材料带来的新市场、新机遇,运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模式,创建国际领先的功能性纤维产业城,引领全球纤维新材料行业发展趋势。
同时,项目产品精准定位未来消费市场,主要生产高性能、高附加值、高科技技术能力的舒适新材料、医养新材料、弹性新材料等,弹性布置、多组分、小型化、差异化的生产工艺流程,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互联网技术实现智慧化生产,全方位实现客户个性化的需求。
□相关链接
5万平米单体厂房 生产线调配更灵活
“高性能莱卡纤维项目的新材料一厂和新材料二厂厂房面积均为5万平米。”在项目建设现场,崔超告诉记者,普通厂房建设面积一般为25000平米,高性能莱卡纤维项目的厂房面积相较普通厂房面积扩大了一倍。厂房的扩大,对生产线的调配更加有利。
“由于空间有限,小厂房的设备摆放形式固定,往往不能满足多条生产线、多种生产经营方式的需求。”崔超介绍,现在厂区建设的大规模厂房对生产线的调配更加灵活,可根据生产需求对生产线进行调配,将生产线紧密联系在一起。优化生产布局的同时,最大程度提高厂房利用效率,更好实现土地资源的利用。
本报记者 张慧
本报济宁12月10日讯(记者 邓超) 12月5日,济宁高新区王因街道乡村振兴服务队,在王因街道陈庄村举行王因街道乡村振兴服务队首批11个帮扶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市政府副秘书长、兖州区下派工作团常务副团长刘佳琦,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党政办主任赵鲁,王因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杜涛、副书记马琨等参加活动。
据了解,此次首批开工的11个项目中,民生类公益项目9个,均为与群众生活、基层工作密切相关的路灯安装、场所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另有产业项目2个。这些项目均是按照市财政局、市委组织部《帮扶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规定,经过严格的申报、审核、审批程序后确定的。项目的实施,必将对改善有关各村群众生活条件、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促进产业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这次集中开工的11个帮扶项目,是服务队在深入走访调研,摸清村情民意的基础上,经过科学论证后申报的项目,高度体现了乡村振兴目标要求,符合王因街道发展实际。“下一步,服务队将配合街道,搞好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管和跟踪服务,确保项目早开工、让群众早受益,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确保把好事办好。”王因街道乡村振兴服务队副队长王长祥介绍。
济宁高新区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部署以来,主动迎接挑战,积极争取新政策。高新区乡村振兴服务队围绕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服务高新区、街道工作大局,认真履职尽责,积极担当作为,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很好成效。此次集中开工的11个帮扶项目,更是体现出济宁高新区做好乡村振兴服务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