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郭庆文 通讯员 郭晓宁
759组监控设施、覆盖建成区约128平方公里的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模式,发现、抓拍、派遣案件650起,提供监控数据查询120余起,采集案件13108件,处置率达97.86%……2019年6月,聊城成立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在市城市管理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努力构建多部门联动的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大城管”新格局,通过智慧城管平台的有效运行,给城市装上“耳朵”、“眼睛”、“智慧大脑”,促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再升级,让城市“耳聪目明”,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大大提升。
夯实基础: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促进城市管理新跨越
为全面提升现代城市治理水平,构建共治、共建、共管、共享的城市管理新格局,聊城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坚持党建引领、完善机构设置、加强业务管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引领中心各项工作的良好开展。
规范信息采集,提高案件采集质量,促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指挥中心成立后,结合案件采集过程发现的问题,在与局属责任单位进行沟通座谈,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起草制定了《聊城市智慧城管信息采集、立案、处置与结案标准》,有效提升了案件处置率和结案率。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无死角全覆盖的要求对建城区局属主次干道实施事、部件案件采集。对局属责任范围案件及时派遣、及时处置、及时核查;对局属责任外案件由中心业务运行人员进行督导督办、依靠城管委协调处置、向相关热线部门推送,促进问题多渠道办理,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为总要求,促进了城市管理精细化。
按照省建设厅要求,为实现智慧化功能上传,促进城市智能化管理,已经完成省市对接、市县对接,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进一步促进了城市信息化智能管理水平。
成效显著:
6月起采集案件13108件
处置率达97.86%
井盖丢了、路灯坏了、马路积水了、渣土车砼混车抛洒了、……城市管理中一旦出现问题,如何早发现、早处理?过去,一般只能靠城管人员巡查和市民提供线索,很难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问题。但有了智慧城管平台,解决这些难题将不再是难事。
今年6月成立以来,智慧城管指挥中心自成立以来在建成区安装了759组监控设施,与大数据局、公安局实现了资源共享;中心平台系统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模式,覆盖建成区约128平方公里,普查建库的城市部件约48万件,共投入30余名信息采集员、12名巡查督办员、4名监控抓拍员和5名坐席人员,共上报案件13108件,处置完成12827件,处置率达到97.86%,切实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开启了城市管理常态长效之路;通过“电子眼”及时发现、抓拍、派遣案件650起,实现监控巡查与人工采集的有效结合;利用110组遥感监控IP喇叭,监控抓拍员喊话警告、劝离占道经营摊贩、游商摊贩、店外经营店铺、乱倒垃圾、乱倒泔水等300余起,有力支持了局属各单位,节省了人力物力;为公安机关、市民百姓解决肇事逃逸、盗窃、车辆被毁、诈骗、儿童丢失等提供监控数据查询120余起,切实发挥智慧城管的大脑中枢作用,大大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扎实推进:
完善智慧平台建设
让城市“耳聪目明”
“我们将进一步与市大数据局进行结合,实现互联互通,搭建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桥梁和纽带,市民可以通过手机APP上传身边的影响市容市貌的问题,让全民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真正的实现‘人民的城市人民管’。”智慧城管指挥中心综合室主任翟明说。
下一步,聊城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在聊城市城市管理局的坚强领导下将进一步完善平台建设,逐步增加投入,促进智慧平台更规范运行。
据了解,聊城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将适度增加投入提升设备智慧化程度,拟进一步完善功能配置,通过共享共建等方式增设“天空之眼”高空视频监控、智能识别一体机等,与现有设备形成搭配。对城市进行360度全天候全方位无死角监控治理,通过图像智能分析比对,对违建、违规、高发的城市管理问题自动报警、智能采集、快速立案。形成数据驱动的总方向,逐步建立提供决策的数据管理新模式,让城市“耳聪目明”。
同时,智慧城管平台将与聊城市智慧民生服务平台相关APP进行互联互通,搭建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桥梁和纽带,从而建立“群管共治”长效机制。将加强协调,增进机制建设,有效发挥智慧城管促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再升级。聊城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将努力构建多部门联动、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大城管”新格局,通过智慧城管平台的有效运行,促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再升级,让城市管理变得更便捷,努力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智慧城管指挥大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