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晚上抱着砖头睡觉,咋回事
本周四,心理健康大讲堂带你识别“自闭症”
2019年12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齐鲁心理健康大讲堂
  本报济南12月23日(记者 张如意 通讯员 徐金诺) 儿童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发育晚,“再等等”就好了,但这样却容易延误孤独症儿童的诊断与治疗。孩子的正常心理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家长应如何进行早期干预?本周四(12月26日)本报和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主办的心理健康大讲堂邀请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教授刘金同开讲《儿童期的心理发展与孤独症》,读者可到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楼四楼412会议室参加。
  “近年来,孤独症儿童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原因可能与如今家长的认识度提高、诊断标准变化、育儿环境的改变等有关。”刘金同表示,孤独症的病因不明确,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交流障碍、特殊兴趣爱好及重复刻板行为两方面。
  孤独症儿童发育较同龄儿落后,尤其体现在语言方面,如1岁多仍不能使用简单词语,3岁还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需求等。情感方面,与父母没有特别的情感,分不清该与谁亲近,总是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独症儿童兴趣狭窄,表现为喜欢某种不寻常的玩具,也可能特别依恋某种东西,例如一个两岁多的病儿,对一块砖头深感兴趣,连晚上睡觉都要抱着。
  孤独症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功能和社会交流,导致孩子终生难以融入社会。因此,家长及时做到早期识别,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是非常重要的。孤独症最容易识别的时期是2~3岁,但研究显示平均4.7岁左右才能明确诊断。“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发育晚,再等等,长大就好了,但他们想不到的是,以后孩子跟同龄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等到那时候就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刘金同说,曾有一位妈妈带上小学的孩子来就诊,因为孩子在学校性格孤僻,极端“内向”,其实这个孩子从小就有症状,因为家长“再等等”的想法,耽误了孩子的最佳治疗时间。
  怎么判断是否患孤独症?患上孤独症家长应做些什么?确诊后该如何治疗?12月26日下午两点半,在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楼四楼412会议室,本报健康大讲堂特邀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专家刘金同开讲,讲座的题目是《儿童期的心理发展与孤独症》。
  读者可关注本报微信公众号“齐鲁健康大讲堂”(微信号:qljkdjt)留下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进行报名,也可拨打0531-85196052/85196381进行报名。活动现场,专家还将现场解答读者的提问。

  主办:齐鲁晚报
协办: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