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大国家战略在济南交汇叠加。其中,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新旧动能转换都与黄河有关。作为黄河流域最大的三个城市之一,在21世纪的20年代,济南将担负起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新重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于悦
先行区横跨两岸
成高质量发展新舞台
自从清朝末年黄河改道,被“邂逅”的济南就成了黄河流域的一座城市。即使黄河之于济南,不像珠江之于广州、海河之于天津一样,实现了河与城的深度融合,黄河依然是济南发展绕不开的元素。同样,黄河流域的经济、社会、生态建设,也离不开济南这样一座重要的城市。
黄河流域历史上就是中华文明起源与兴盛的地区,特别是在两宋之前,全国最重要的城市基本都分布在黄河流域。如今,黄河流域的大城市中,西安、郑州和济南都十分显眼。这其中,西安不仅经济规模在西北诸城市中遥遥领先,还汇聚了西北地区最优秀的教育、文化、医疗资源。郑州由于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成为了全国范围内重要的交通枢纽,“米字形”高铁在这里交汇。
而济南,地处黄河下游,毗邻东营、滨州等沿海城市,同国内著名的烟台港、青岛港距离也不远。同时,济南周边的淄博、滨州等城市工业基础扎实、交通便利,更有希望发展成城市群。未来济南的发展,将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作为黄河入海前的最后一个大城市,济南对于黄河生态的保护,也将受到高度的关注。
在这一背景下,横跨黄河两岸、正在建设中的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显得尤为重要,在通过省政府审议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发展规划(2020—2035年)》中,从加强黄河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沿黄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保障黄河长治久安、塑造黄河沿岸营城典范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划,黄河的元素在其中显得极为突出。
北跨黄河
是发展的必然选择
黄河沿济南城北而过,同南部山区一起,将济南压缩成一个长条状的城市。对于一个经济大省的省会而言,北跨黄河,一直是济南努力要实现的目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国新旧动能转换先行示范区两大国家战略,将在黄河北实现叠加。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也将为济南未来的发展提供新的舞台。
按照规划,先行区将构建“一轴、两廊、多组团”的空间结构,即串联黄河湿地公园、科创中心、绿心等重要节点,延续泉城特色风貌轴;按照“城市组团依托黄河,特色小(城)镇结合绿心”的思路,打造城市科创走廊和特色小(城)镇走廊;坚持组团式布局原则,培育大桥、崔寨、济阳和桑梓店多个城市组团。
综观国内的大城市,特别是那些拥有悠久历史却又在新世纪发展迅猛的城市,一个或两个承接高端产业的新区都是必不可少的。以苏州为例,上世纪末,苏州就形成了古城+东西两翼的发展战略。两个新城区负责承接上海的制造业转移,一举让苏州成为全国经济总量最大的地级市。郑州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郑东新区的建设。汇聚了大批产业的郑东新区,为古城郑州带来了新的活力,也成为郑州争取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砝码。
除了经济规模,济南未来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集聚和吸纳人口。根据规划,2025年,济南要成为常住人口1200万、城镇人口960万的特大城市。要吸引这些人口来济南安家,除了要有足够的城市面积,还要有能够吸纳大量就业的产业。行政区划调整后,济南拥有了向东向南发展的战略空间,也要利用好北部空间,把黄河变成城中河,吸纳产业和人口。
当然,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生态保护是硬性要求。根据相关规划,先行区要实现居民“开门见绿”,产业绿色和绿色产业。毕竟济南之下,黄河依然是商河、滨州、东营等地的主要饮用水源。将黄河保护好,是济南等沿黄城市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上海黄浦江、广州珠江、天津海河、武汉长江、长沙湘江等沿岸走一走,经常会看到一座座跨江(河)大桥或隧道。也正是这些大桥,让江河两岸融为一体。对位于济南黄河北的先行区来说,最让人期待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是“三桥一隧”工程。从2017年底开始,标志济南崛起的“三桥一隧”工程正式动工,四个项目完成后,济南将呈现跨黄12桥1隧的格局,高铁、汽车、轨道交通、地铁都可直达黄河以北。黄河南北居民的交流将更加密切,就如同天津河东河西、上海浦东浦西一样,黄河不再是分割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