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淄博其他医院不同,这里,是全市距离新冠肺炎最近的地方。有一批医护人员默默驻守在此,在选择了与病人相伴的那一刻起,也意味着选择了“自我隔离”。截至目前,这里共收治了20名确诊病例,其中,已治愈出院患者7名,并分六批成功转运了13名患者。在他们的努力下,这里依然保持着医护人员零感染、患者在淄博治疗期间零死亡的记录。这里是淄博战“疫”一线中的一线——淄博市传染病医院。
为了改造病房筹备物资
把能用的资源都用了
这段时间,对于淄博市传染病医院院长毛立亭来说,无疑是压力巨大的,并不是担心工作做的好不好,而是他明白,此次是一场只许胜不许败的“战疫”,退一步,身后就是淄博470万百姓。
“医院被确定为定点收治医院后,我虽然感到使命艰巨、责任重大,但其实心里也没底,这个病之前谁都没见过,传染性又很强,当时大家都很紧张。但是,我们并不害怕,也很有信心,毕竟医院提前就做好了充分准备,也有专业优势,对我们的医疗水平我从来没怀疑过。”毛立亭说。
其实,这里所讲的“充分准备”,说来容易,过程却并不容易。作为淄博市传染病医院的“当家人”,毛立亭深知,要是防护用品储备不足,首当其冲的便是医务人员的安全。于是,为了筹备到足够的防护物资,他几乎找遍了自己所有认识的资源,也四处求了很多人。“几百个、几千个,只要是从朋友那里听到一点希望,我们就会马上联系采购,这边情况特殊,就以口罩来说,最起码也得是N95的,一线人员必须是医用N95口罩,所以在防护用品上,我们想尽了一切办法。”
工作做在“战疫”打响前
未雨绸缪而后功成
多年来,因为参与过全市多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丰富的一线经验让毛立亭养成了走一步看三步的“预见”习惯。
据了解,早在1月16日,医院就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对做好新冠肺炎的防控、救治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各相关科室也开始迅速对医院内部物资、药品储备、负压病房等情况进行检查,梳理存在的问题并立即进行整改。1月21日,医院再次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细分,完善了组织机构,组建了医院新冠肺炎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医疗救治组、院感防控组、后勤保障组、健康宣教组等五个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协调推进工作开展。之后,又随着医疗救治实战的进展,结合实际救治工作需要,先后三次对领导小组成员和分工情况进行了调整充实,增加了护理救治组、医疗保障组、安全保卫组,各工作组紧密配合、靠前指挥,重心下移、精准施治,坚定站在疫情防治第一线,以保障医疗救治等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医院是全市最早加强院感防控工作的单位之一,除此之外,又多次开展全员培训和应急演练,所有相关人员取消春节休假,科室假期做好二线听班,保持电话畅通,全院人员随时待命。
1天腾空感染科病房楼
这就是“四院速度”
之后,淄博市传染病医院共陆续收治了20名确诊病例。虽然每位患者都得到了妥善救治,但整个过程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现在所有成果的取得,都是医护人员和疫情“抢时间”之后换来的。
原来,除了作为全市传染病医院外,这里还是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淄博市肿瘤医院及淄博市鲁中中医院,正因如此,医院本身还有一部分住院患者在接受治疗,如何在确诊病例来院后,实现与普通病人的完全隔离,保障好原有病人的安全,是医院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同时,加上医院建院已久,感染科病房楼的硬件设施跟不上,如何给患者提供适合的治疗环境,如果省市医学专家要远程会诊观察,又该怎么办?
腾楼、改造、买设备!医院领导班子迅速做出了决定,但问题又来了,正值过年,各处又都封闭了,去哪买设备,又去哪招施工工人?“这次疫情,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医院的凝聚力空前强大了起来,领导班子靠前指挥,分管有序,医务科、护理部、应急办、总务科、院感科、医疗设备科、公共卫生科等各科室各司其职、甘于奉献,就这样,我们最后还是做到了。”
据了解,1月24日,医院感染科三、四层负压病房做好收治患者准备;1月29日晚,在接到市卫健委要求按收治50名患者做准备的通知后,医院又连夜召开会议部署腾空感染科病房楼;1月30日,市卫健委组织专家指导病房改造方案;2月2日23时,一楼、二楼病房新风系统全部安装完毕,改造为简易负压病房;同时,CT、视频监控等各医疗设备也都采购安装完毕……原本需要用时一周改造的新风系统,最后仅用了2天,需要3天的腾楼搬家仅用了1天,这就是“四院速度”、“淄博速度”,也彰显着医院此次战疫必胜的决心。
有的临退休还冲上一线
有的瞒着父母进了病区
要说此次淄博“战疫”的最牛团队,当属这里的应急感染病区团队,这支人数共计47人的团队,承担了全市所有确诊病例的救治工作,并帮助7人顺利治愈。
为抗击疫情,医院成立了两支医疗救治梯队,一支梯队由16名医生、31名护士共47名医护人员组成,全部进入应急感染病区,由市医疗救治专家组每天对患者病情会诊,确保每一名患者的治疗方案科学有效,护理人员以2-3人为一组,轮流上岗,实行两班制,4小时一轮换;而另一支梯队则是由重症医学科主任孙振杰、护士长郭杰、护士王炳志三人组成的援外组,其中郭杰在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参加护理工作,由她作为责任护士护理的患者成为该院首例出院患者,而孙振杰、王炳志则是赴省胸科医院参加集中救治工作。
“从20多岁到50多岁,都是医院最顶尖的好手,其中刘景春主任明年就要退休了,还主动申请进病区,让我很感动。”毛立亭说,“还有护士长董姗,从春节前进入应急感染病区一直到现在,我们想去看看她的家人,但没想到被她拒绝了,原来她告诉父母自己只是在值班,并没有说她已经进了应急感染病区,因为直接接触病人,工作期间不能回家,为了不让父母起疑心,她还说医院规定工作期间不能与人接触,这样家人就不用来医院看她了。”
除了刘景春、董姗,说起郭杰、孙振杰、王炳志几名援外人员,毛立亭开玩笑地说自己“很后悔”,“这几位都是医院的骨干力量,真不想派出去,做将是好将,为兵是好兵,但想想既然都是抗击疫情,去哪都一样,是淄博的医生,就要有淄博的担当。”
毛立亭表示,其实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做着“不怕死、不怕累”的心理准备进的病区,都是医院值得骄傲的优秀战士。“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做好他们的生活保障和防护供应,照顾好他们的大后方,让他们安心工作,早日回家。”
距离1月25日淄博首例患者入院,已经过去了1月有余,截至2月25日截稿时,在淄博留治的所有确诊病例都已治愈出院。面对这些,毛立亭心里是喜悦的,但身上的压力却更大了。“疫情一日不结束,绷紧的弦就放不下,随着单位复工复产,交通客流量不断加大等各种因素,感染风险依然很大,我们还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不能有半点马虎,不能让大家一直的奉献和努力,在最后时刻前功尽弃。”毛立亭表示,“面对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疫情,我们必须坚持定力,咬紧牙关,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