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多的免费也许会导致令人始料不及的报复性消费反弹,与此对应的则是公交和景区的密集聚集。当地的疫情防控力度必须跟得上对消费的刺激力度。
□本报评论员 沙元森
近日,厦门市有关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旨在促进全市旅游会展住宿餐饮业的健康发展。通知指出,6月30日之前,市民和游客在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免费乘坐地铁、BRT、公交车,国有A级景区向市民和游客免费开放,鼓励非国有A级景区参加免费开放活动。
这个政策的初衷显而易见,就是要以免费刺激旅游等行业的消费。与其他地方的消费券相比,厦门的刺激力度看上去更大一些。但是,过多的免费也许会导致令人始料不及的报复性消费反弹,与此对应的则是公交和景区的密集聚集。当地的疫情防控力度必须跟得上对消费的刺激力度。否则,一些领域的免费将对疫情防控造成冲击,这样的免费必须缓行。
受疫情影响,各地的旅游会展住宿餐饮等行业近期都承受着很大的经营压力。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各地正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厦门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厦门想尽快重振旅游以及与旅游相关产业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厦门是众多游客眼中的“网红城市”,无论是鼓浪屿、曾厝垵,还是厦门大学、环岛路,厦门的知名景点在疫情出现之前一直是深受游客喜爱的“打卡地”。这个城市的景点不是藏在深山无人识的那种,不缺知名度和人气,只要条件合适,游客一定会纷至沓来。所以,厦门市有关部门无需发力太猛,应该相信厦门的“天生丽质”。
公交和景区的免费,固然是惠民措施,但是这种没有任何门槛的免费向公众传递了一种“不来白不来,不来就吃亏”的信号。很多在家里憋了很久的市民和游客,收到这么强烈的刺激信号,很容易在当地造成扎堆现象。比如鼓浪屿,平时就有单日游客不超过1.5万名的流量限制,目前因为疫情防控,又对人员密度进行了实时控制,日接待量不能超过日最大承载量的50%,瞬间流量不超过最大瞬时流量的30%。接待能力已经非常有限的景区,一旦遭遇游客高峰,固然可以采取分时段、间隔性进入等措施,但是景区外围的聚集依然会给疫情防控带来不必要的风险。近日,黄山景区出现游客扎堆场面,让很多人惊呼开启了“人从众”模式,就是因为黄山市29家景区对安徽籍游客免费开放14天所致。前车之鉴,不能不防。
景区及其外围一旦出现密集聚集,不仅加大了疫情防控的风险,也会降低游客的舒适度,甚至会让那些被免费的游客心生抱怨。很多地方的实践已经证明,免费的公共服务要慎行,不当的免费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即便是为了惠民,厦门市有关部门也可以利用更多的渠道和方式,把“红包”精准地发到市民和游客手中。
免费是一剂“猛药”,是否适合此时的厦门旅游业,如果施用又需要哪些政策“配伍”,需要厦门市有关部门考虑得更周全,部署得更细致。总之,决不能让疫情随着消费一起反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