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精!山大启动17个微专业建设项目
探索多样化办学模式,涉及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
2020年04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巩悦悦 通讯员 袁凯

  4月13日,记者从山东大学了解到,为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加快本科专业现代化升级,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经全校各单位申报,学校组织评审,最终立项建设17个微专业项目。
  据了解,17个微专业项目来自全校10个学院,涉及人文与社会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医药科学等领域,内容包括创新转化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国际组织与跨文化交流、国际中文教育、北斗新时空技术与应用、生物微电子、多元智能、航空超精密加工、医学植入体增材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智慧交通与智能建造、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卫生检验、医学数据、健康管理与政策、老年与慢病照护、心身健康与维护等。
  微专业建设是学校基于学科综合优势,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需求,加快布局未来战略必争领域的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是为构建新型跨学科专业组织模式、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和产学研用协同发展而实施的多样化办学模式探索。2019年底学校正式公布《山东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20)的指导意见》,将微专业建设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丰富了一流本科教育“山大实践”内涵。
  山东大学微专业是指在本科专业目录以外,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者核心素养,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使学习者通过灵活、系统的培养,能够具备该方面一定的学术专业素养和行业从业能力。微专业着力于有效弥补大学专业划分过细、口径过窄及培养周期过长问题,加强本科与研究生阶段培养衔接,提升专业培养与就业职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匹配度,课程设置一般具有高阶性、交叉性、挑战度。
  据介绍,山东大学微专业可采用线上、线下、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每个微专业一般10门左右课程、20学分左右,学生完成课程学习、考核合格即可获得微专业证书。2018年山东大学尼山学堂在爱课程网推出全国首个“古典文学微专业”,也是全国首个正式推出的在线微专业。

山大这些微专业 你会选哪个?
延伸阅读
  记者了解到,山大17个微专业项目来自全校10个学院,涉及人文与社会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医药科学等领域,其中,外国语学院申报的是国际组织与跨文化交流,该微专业是在新文科建设理念指引下,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资源,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加快学科和专业交叉融合,对接国家对国际组织人才的需求,努力构建山大特色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尽快培养一批国际组织后备人才。
  国际教育学院申报的是国际中文教育,该微专业一是面向有汉语教学兴趣和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意愿的国内高校学生,培养其具备面向外国人开展汉语教学的能力,二是面向有出国留学意愿的学生开展国际汉语教师能力与素养培养培训,帮助学生考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藉此帮助学生在国外获得汉语教学的从业就业机会,三是面向海内外的汉语教师开展业务提升与培训,提高岗位胜任力,促进汉语教学的整体水平。
  微电子学院申请的是北斗新时空技术与应用,该微专业在“育人为本,理论为基,应用为重,创新为魂”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实现学科交叉融合与渗透,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国际视野、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未来高素质人才。本项目提出“一专多微、知能复合”的专创融合、学科交叉微专业建设目标,是将集成电路与北斗导航两个专业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北斗PNT为研究内容,以集成电路为动手实践手段,两个专业相辅相成助推学生理论专业学习及动手实践。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申请的是多元智能,该微专业着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文理融合的高素质人才。以“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因材施教、重点培养”为指导思想,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培养具有核心素养和个人发展特长的优秀学子。充分考虑人文课程和理工课程的相互渗透,结合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发展,培养学生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创新意识和实战能力。以“人工智能+X”的培养方式,为学生在今后的相关领域发展赋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巩悦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