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桥下新建人行箱涵通道,预计5月22日完工
环城公园步道不再“卡脖子”
2020年04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南门桥下新增箱涵,建好后游客直接从箱涵通过桥底,不用再绕行桥面。
     本报济南4月26日讯(记者 刘飞跃) 23日凌晨封闭交通,陪伴济南人56年的南门桥东桥正式施工,用时仅3天,26日快车道具备通行条件,预计27日早6点正式放开通行。南门桥采用吊装加顶推技术,把工期由30天压缩至3天。桥面恢复交通后,进行桥下面通道的施工,预计5月22日全面完工,届时环城公园步道卡脖子的历史将结束。     4月23日凌晨,始建于1964年的省城南门桥东桥正式施工。26日下午,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桥面快车道已经完工,施工人员正在对人行道的路沿石、花砖以及检查井进行施工。而在南门桥西桥,则是川流不息的车流和人流。按照工程计划,施工方先行封闭东桥的桥上道路和桥下人行步道,将东桥交通导流至西桥,东桥封闭区域进行桥台抢修、慢行步道人行箱涵贯通施工。
  环城公园步道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限于当时的建造技术,该处卡脖子点一直没有打通。当前环城公园慢行步道在南门桥东桥处不贯通,行人需从东桥桥台上桥,穿越东桥和西桥桥上道路至泉城广场东门下桥,影响观光体验且行人过路对东桥交通存在干扰,影响车辆通行,存在安全隐患。
  为解决行人过街安全隐患问题,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改善行人观光体验,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启动环城公园慢行步道贯通南门桥东桥应急抢修及改造工程,工程计划5月22日完工。
  记者获悉,本工程在进行抢修加固的同时,将在东桥南北桥台后新建人行箱涵贯通慢行步道。工程完工后将大大改善桥上通行能力及桥下慢行步道通行环境,保障行人出行安全,提升泉城城市形象。
  济南市交通局四级调研员历建川介绍,项目建成后,将结束环城公园慢行步道不贯通的历史。“行人可以在桥下走,汽车在桥面上行驶,形成立体交通体系,行人和机动车之间不再互相干扰,既保证了行人的安全,又提高了车辆的通行速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