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山东游泳打造成“金字招牌”
金浩:为金牌而生 向目标笃行
2020年04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金浩(右一)成就了从冠军队员到冠军教练的“无缝衔接”。
     做运动员时,金浩参加过三届全运会两破全国纪录夺三金,参加过一届城运会独揽六金;当教练员后,他培养的队员从陈倩到辛鑫、王一淳,三届全运金牌从未缺席,其中辛鑫还为中国实现了公开水域世锦赛金牌零的突破。而今,他又有了新目标:东京奥运带队冲金;把山东游泳打造成国内和国际上的“金字招牌”。
  2005年十运会结束后,叱咤赛场十几年的金浩卸下戎装,练而优则教,在省队做起教练员工作。
  令人称奇的是,运动员时期的辉煌在教练金浩身上得以延续,而且是无缝衔接、长盛不衰——陈倩、辛鑫、季新杰、王一淳……全运冠军、世界冠军、军运冠军……让人不由感叹:他就是为金牌而生。但在金浩看来,这些表面的光鲜,其实都离不开背后艰辛的付出,“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2008年,省游泳中心聘请了知名澳大利亚外教奥托,这是山东游泳史上第一名外籍教练,他的到来在当时山东游泳界引起不小的轰动。开始大家因好奇纷纷围观,但当看到他的训练方式和理念跟自己大同小异,新鲜劲一过,很多人便由好奇转为抵制,“跟我们的训练模式也没啥差别啊,本事不过尔耳……”
  而当时的金浩并没有随大流,一直跟在外教身边认真学习,并经常向他请教为什么要这样练,这样练能到什么效果等。金浩透露,为了能够跟老外进行更深层次探讨,他当时还下气力恶补了英语口语。“在跟奥托学习那段时间,我打开了很多平时训练中的问号,知道了很多所以然;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我理论方面的知识,为今后训练中理论讲授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6年,总局为进一步丰富游泳项目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组建了国家游泳星之队,队伍的教练员是从地方聘任,队员全国进行选拔。我省教练金浩凭借丰富的执教经验和出色的执教能力脱颖而出,成为星之队的负责人兼总教练。组队后,队伍整建制先后赴美国、澳大利亚等游泳强国进行了研学。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金浩团队的武清和王虎两名教练都在当时星之队的教练组中;队员王一淳,也是从那批星之队走出来的优秀苗子。“如果说山东聘请外教那会儿,我们还只能用仰望的姿态去学习和服从,那么此次带领星之队赴国外研学,则更多的是彼此间平视的探讨和对话。这段历程,对我本人和教练组而言,不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到了很多先进的训练方法和训练理念,内心世界也得到了极大的升华。”言语间,不仅道出了金浩的自信,也彰显了中国年轻教练的自强和自立。
  正是抓住了该抓住的机会,才有了金浩的迅速成长;才发掘并培养出里约奥运公开水域项目第四的辛鑫;才有了国家公开水域首次作为游泳主项单独进行组队,进而辛鑫在2019光州世锦赛荣耀登顶;才有了王一淳全运会青年组的五冠和季新杰军运会的五金……最终成就了金浩从冠军队员到冠军教练的“无缝衔接”。  随着队伍规模的逐渐扩大和尖子队员的不断涌现,金浩教练员团队也从起初仅有三名教练发展成目前拥有五名教练员,多名科研、医务人员,彼此分工明确又相互协作的规范化复合型团队;为让辛鑫等尖子队员尽快突破在国际大赛难有作为的瓶颈,早日实现奥运争光计划,2019年初,省游泳中心还从澳大利亚专门为金浩团队聘请了体能教练。
  栽下大而强的复合型教练员团队这棵“梧桐树”,不仅大幅提升了我省游泳后备苗子的储备数量和成材率,还引来不少外省慕名而来的“金凤凰”。据金浩介绍,目前他们组队员已经达到30多人,其中6名来自省外,队中最小的队员才9岁,像辛鑫、季新杰这样的95后,在队中都算大的。“很多竞技体育项目都在为选材而发愁的当下,我们凭借良好的口碑,不仅省内选材连年量、质双升,还赢得省外很多家长慕名前来‘送材’,这不仅是山东游泳的幸事,也是整个中国游泳发展的利好。”
  金浩表示,他们团队将紧紧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善作为、敢担当,首先在奥运会上力争金牌零的突破,然后在国内赶超浙江争做泳坛排头兵,把山东游泳打造成国内和国际的金字招牌。“打造山东游泳的金字招牌,仅在某一次或几次全国比赛上超越浙江是不够的,只有超越他们的历史,培养出更多的奥运冠军,才是真正意义上赶超。时间不会远,在我的任内很快就会实现。”说这话时,金浩神情笃定。
  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也许失败并不可怕,得到几枚金牌也并不足以称道,可怕的是失去永远超越自我的精神,失去永远追求下一块金牌的梦想。(宫尚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