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二十载,他们终圆“高级”梦
济宁全力推进基层卫生职称改革、乡镇“直评”职称评定
2020年05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20年5月15日 星期五 编辑:汪泷 组版:李腾 校对:周治深
新闻
找记者 上壹点
B0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汪泷 通讯员 张军 颜芬

  基层职称制度改革实施以来,济宁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决策部署,超前谋划、强化推进,扎实做好基层卫生职称改革、乡镇“直评”、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等各项工作,一批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实现了“高级”梦,营造了专业技术人员投身基层、扎根基层的良好氛围。
不受所学专业限制,“女农机手”当上了高级工程师
扎根基层医院23载,评上副高让基层医护有了盼头
  “去年12月23日,早上我正准备出门呢,突然接到领导的电话,说我在乡镇“直评”中通过了高级工程师的评审。”如今问起来,马兰仍然能张口便说出接到通知的时间,而说这话的时候,她的脸上写满了喜悦。
  如今已是汶上县次邱镇政府农业机械管理站站长的马兰,早在1997年从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毕业后,就分配到了次邱镇政府工作。从那时起,便与农业机械设备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成了管理站中唯一一朵“金花”。
  2003年评为助理工程师,2008年又被评为工程师。在职称不断晋升的同时,马兰的业务能力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23年来,她不仅始终扎根在农村一线,像男同事一样和那些重型农业机械设备打交道,而且还在工作之余发明了三项专利,并获得了“山东省优秀乡镇农机技术人员”的称号。
  “被评为工程师后,我想着在职称上能够再进一步,也算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认可。”只可惜,因为工作性质属于工程类,她当初学的专业属于农学,二者的不对口成了她晋升高级工程师最大的阻碍,“而且还要考外语和计算机,但基层繁忙的工作实在让我很难抽出时间学习。”几次考试失利之后,她与晋升高级工程师的机会擦肩而过。
  直到2018年底,本已经对晋升有些心灰意冷的马兰,从镇人社所得知了省里出台的新政策。这一次,在乡镇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人员申报职称评审时,不再受所学专业限制,而是侧重考察其实际工作业绩,在乡镇工作累计满二十年的,也不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可以参与直评。
  “镇人社所所长刘琪一直记挂着我的事儿,所以第一时间找到我,让我开始着手准备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12月23日,马兰终于了了自己10年的心愿,评上了高级工程师,“党的好政策给了我这次晋升机会,一想到自己是个拥有高级职称的农机工作人员,干起活来就更加带劲,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扎根基层、服务‘三农’、奉献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马兰正在整理农机设备的资料。
  在见到张洪波之前,他仍然忙碌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身为汶上县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他主要负责县城区域的防疫工作,“即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们一线防疫人员仍坚决不能松懈。”
  性格沉稳的张洪波,其实对于职称晋升并没有太多的奢求。1997年从济宁市卫生学校毕业后,他在乡镇医院一干就是22年,“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平时还要不断学习,继续医学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进步,才能职称晋升,从开始的医士、医师、到主治医师。”
  在张洪波看来,能在乡镇医院达到中级职称就很知足了,“毕竟更高的晋升要求也太多,工作年限,论文、著作、发明专利、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等等,在乡镇级别的医院很难达到这些水平。”加之乡镇级医院高级职称名额也有限,在2017年申请普通副主任医师职称晋升失利后,张洪波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未曾想,随着国家、省、市职称晋升政策开始改革,对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职称晋升政策倾斜,不再看重论文、著作,对英语、计算机等也不作硬性要求,而是重点看工作业绩,只要满足工作年限,主治医师聘任满5年以后就可以申请晋升。于是,在县人社局的指导下,张洪波准备齐材料后再一次提交了申请。
  令他欣喜的是,2019年2月,在他扎根基层卫生系统22年后,终于评上了基层副主任医师。尤其在今年初的这场疫情防控中,冲锋在防疫一线近两个月的张洪波因为表现优异,被提前聘任晋升的职称,这让他兴奋得几乎一夜没睡,“当时第一个念头就是,只要你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干,党和国家就一定不会亏待你。”
  如今,张洪波的成绩不仅让周围的同事羡慕,更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以前晋升的那些条条框框都没了,更看重的则是工作成绩,这让越来越多的优秀医护人员愿意扎根基层卫生系统,在这片同样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挥洒青春。
  张洪波(中)在“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中为村民看病。
突破岗位比例限制,评上高级职称单位也能聘任
  乔建设,人如其名。1995年大专毕业后的他,便来到了当时的鱼台县周堂乡水管站,扎根基层从事农田水利工作。他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5年,多亏了这次基层职称制度改革,不仅实现了他的“高级”梦,还突破了过去岗位比例的限制。
  “在后来的行政区划调整中,周堂乡划入了王庙镇,使这个镇成了鱼台县规模最大的镇,甚至在全市都数一数二。”乔建设口中的王庙镇,有62个行政村,65000余人口,耕地多,农田水利项目也多。相较于全市许多乡镇花钱从外地雇队伍来建设、维修农田水利工程的做法,乔建设实行的是组建全市少有的乡镇自有专业队伍。
  在镇上的群众看来,乔建设一直是个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人。农田水利的工作环境差,工作忙起来不分严寒酷暑。作为单位的业务骨干,乔建设不仅工作扎实,而且自2009年聘任到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以来,还先后获实用新型专利两项,发表国家级论文三篇,获得县农业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虽然成绩突出,但乔建设心里其实一直有个迈不过去的坎儿,“往年岗位比例始终是一个紧箍咒,单位近几年都没空岗,所以我只能等着单位有退休人员时再参评高级职称。”没曾想,如今借着政策改革的东风,没有了比例限制,没有了所学专业限制,只要满足职称评审条件,就可以晋升。在扎根基层农村的第25个年头,乔建设成为鱼台县首位突破单位岗位比例限制,获得高级工程师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
  “这样的好政策,也让很多年轻人看到了希望,干事更有了动力。”在乔建设看来,对基层一线倾斜,让更多的人获得了更多的职称评审机会,享受到了职称制度福利,让身处乡镇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艰苦工作环境中看到了希望,调动了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乔建设正在查看站上的农田水利设备。
2019年312名乡镇技术人员享“直评政策” 为基层工作岗位留住更多人才
  近年来,济宁市人社局在基层职称制度改革中,增设了基层卫生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对各县(市、区)基层卫生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实行总量控制、动态调整、比例单列,不占常设专业技术高级岗位结构比例,增设基层卫生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后全市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副高、正高级岗位分别由原来的371个、2个增加到514个、37个。
  在评审工作中,专门成立了济宁市基层卫生技术职务资格高级评审委员会,委托市卫生计生委承担评委会的日常事务工作和评审任务,结合基层实际,在评审中淡化论文因素,注重考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护理、康复等内容,2017、2018年度分别有70名、69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同志获评高级职称,2019年度获评人员多达264名,是2017年、2018年两年总和的近两倍,有效提升了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晋升空间和服务水平。
  实施基层卫生职称制度改革以来,嘉祥县13个镇街属卫生、计生卫生单位高级职称人员从8人增至36人,增长率达到350%,极大地缓解了基层缺乏卫生、计生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
  在乡镇“直评”方面,济宁市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印发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若干措施的通知》(鲁人社发〔2018〕40号)等有关政策文件,在乡镇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人员(医疗卫生专业除外)申报职称评审时,不受所学专业限制,侧重考察其实际工作业绩。
  县级及以上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交流聘用到乡镇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可不受任职年限、职务级别和岗位结构比例的限制,直接申报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在乡镇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申报中级职称、20年以上申报副高级职称、30年以上申报正高级职称,可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
  2019年度,全市共有312名乡镇专业技术人员享受“直评政策”,极大的解决了乡镇部分专业技术人员长期在一线工作,成绩突出、年龄偏大,受单位岗位、所学专业限制不能晋升专业技术职务问题,畅通了晋升渠道,提高了他们投身乡村建设的活力和热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