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工程维修中心:
创新推动绿色技术变革
2020年05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两年来,胜利油田地面工程维修中心坚持聚焦人才、技术、装备、管理“四个一流”的目标要求,立足市场需求,将技术革新作为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并通过不断引入绿色维修技术,形成了以“自动焊接”技术为代表的核心“技术包”,展现出专业化发展的优势与实力,为保障油气主业平稳运行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邵芳 通讯员 崔洪颖
维修技术实现工业化突破
  4月21日,在桩西采油厂桩106—平7井场,地面工程维修中心滩海维修服务部施工人员正在对单井注水管线进行更换焊接施工。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焊接打破了人工焊接的模式,实现员工操作,设备干活。
  现场施工中,滩海维修服务部员工许文锋的任务变成了观察设备走位,防止因管材问题造成焊道偏移。据了解,此次焊接管道的管径为76毫米、壁厚7毫米,在防风棚中,许文锋和一台自动焊设备仅用15分钟就焊接完成一道焊口,比之前人工操作节约了一半时间。
  在地面工程维修中心副经理杨卫国看来,小口径管道氩弧自动焊技术在现场施工中的首次成功应用,标志着地面工程维修中心在推进维修技术工业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传统人工焊接,对操作人员的技术、体力有着严格的要求,自动焊技术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杨卫国说,小口径管道氩弧自动焊技术可以应用于管径在50-168毫米范围之间的管道焊接,不仅操作稳定、焊接质量高,还能依托“人停设备不停”的优势提高施工效率。
  据了解,自动焊设备研发完成后,该中心曾进行多次现场调试,并为不同管径、壁厚的管线设定了最合理的送丝速度、摆弧幅度和行走速度,确保焊接工艺稳定,焊接质量持续提高。
  对于新技术应用,滩海维修服务部副经理高智勇感触很深。他说,采用小口径管道氩弧自动焊技术不仅提高了焊接质量,而且具有施工现场噪音小、烟尘少、无焊条头遗留、无飞溅等优势,施工全过程安全绿色环保,很适合滩海区域施工。
技术革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效率决定效益,质量决定市场。”地面工程维修中心经理、党委副书记刘为民认为,市场最需要什么,什么技术最高效,技术创新的突破口就在哪里。
  据地面工程维修中心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曲海涛介绍,近两年来,这个中心通过新技术引进推广、关键技术攻关、标准体系建设、两化融合技术探索等措施,不断强化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力度,为专业化单位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目前,“DGR预补口管道防腐技术推广应用”“便携式水射流管道切割装置研制”等技术的推广,可满足主营业务市场常用管材、管径的管道焊接工作;“现场管道自动化焊接及不动火冷切割技术”“管道缺陷检测及超强维保技术”“油气管道及储罐防腐保温一体化技术”“注水泵泵效提升节能技术”等技术攻关推进顺利。
  为激活基层技术创新的“一池春水”,这个中心还层层选拔了140名基层技术员、技能人才,组建焊接技术、管道抢维修技术、泵类修理技术、机加工技术创新小组,并研制出快装管道、离心泵拆装一体化平台、现场抢维修自动焊接等装置,为加快集成“胜利维修”核心“技术包”,持续提升保障支撑主业和经营创效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把每一名干部员工都发动起来,共同推动绿色维修技术的高尖新发展,是提高维修质效的关键,也是加快培育维修专业化发展新动能的有力之举。”地面工程维修中心党委书记、副经理冯金忠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