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行动》之后再刮悬疑烧脑风
陈育新:刑侦剧是硬骨头
2020年06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雨涵

  由陈育新编剧并执导,经超、张佳宁领衔主演,奚美娟、邬君梅、谭凯、张志坚、刘敏涛、冯雷、汤镇宗、杜志国等主演的刑侦剧《燃烧》最近播出。这部跨越三十年,涉及三个家庭、祖孙三代的刑侦大剧,是陈育新继2007年执导《国家行动》后以导演的身份再度回归,也是继去年大火的《破冰行动》之后,他作为编剧撰写的又一部探究人性、欲望、原罪的力作。近日,陈育新接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采访,与记者分享了自己近三十载关于涉案剧的创作历程与行业内外的感悟。
  陈育新说,涉案剧可以分缉毒、经侦、网侦、反恐反黑等类别,其中刑侦是最特别的,也很难写,是块“硬骨头”。“因为其他的类型一般都会有团伙或组织,唯独刑侦主要是个体犯罪。没有组织就没有分工协作、卧底、线人,你只能把镜头对准人物,研究死者,研究凶手心理。”
  尽管困难重重,但陈育新以超强的耐力、百倍的专注,一写就是三十年。被网友戏称为“童年阴影”的《红蜘蛛》,从女性视角出发,以超纪实的手法展现了女性犯罪者的心理蜕变。曾被网友称赞为“国产涉黑题材电视剧的里程碑之作”的《征服》,通过一群个性鲜明的人物,展现了警匪之间的追捕与反追捕,至今在豆瓣仍有着9.0高分。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湄公河大案》则使国内的悬疑题材电视剧达到了新的高度,一举斩获第30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而就在去年,陈育新担任编剧的《破冰行动》再次将观众拉入推理谜局,以硬核高燃的热血之风,取得了收视和口碑的双丰收。
  面对刑侦剧在小荧屏上的逐步回暖,陈育新表达了自己看法。“刑侦剧的回暖首先是因为涉案剧类别下的剧种大量出现,如缉毒、经侦题材,这些跨界题材的多元出现。”
  对于提问最多的关于刑侦剧的尺度问题,他也耐心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尺度的关键在于价值观的导向性。“我在创作《破冰行动》的时候,大家一开始都说那部戏的尺度很大。但是我觉得,只要把握住作品的价值观,传达向善、向上的这种价值观,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如果只是为了反转、悬疑,为了那种烈度、追求猎奇,没有正确的导向和价值观,自然就会出很多问题。”
  尽管已有多部佳作在前,斩获过业内数个大奖,《燃烧》的创作却并非一蹴而就。在《燃烧》长达7年的构思、揣度、调研、打磨中,陈育新先后完成了《湄公河大案》及《破冰行动》的剧本,海量采访素材的积累,与公安干警长时间的接触,终于使得数度经历搁浅的《燃烧》逐步成形,故事、主题、内核、人物在深思熟虑中呼之欲出。“我想通过三代警察,来折射近30年来中国司法的改革进程。高风爷爷的案件是20世纪80年代发生的,那个时候基本上还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办案理念。到90年代,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限期破案。到了现在是疑罪从无的法制理念,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这个案件推进,是我们想努力通过这部戏来做的一个侧面的表达。”
  他表示,《燃烧》虽然在观感上进入的时候相对缓慢,但随着剧情抽丝剥茧地展开,案件的复杂度、人性的复杂度就会慢慢展现出来。“相比《国土安全》《毒枭》等更侧重事件的剧目,《燃烧》的极致是更侧重于人物,写每个人物在他的每个人生的岔路口的选择、决定以及做选择和决定的艰难。这才是我们所要的人性的极致。”
  三个家族、三代人的命运纠缠,各种心理曲折和欲望深浅在陈育新的笔下变得深刻且富有张力,关于“信念、原罪、人性”的深层主旨不言而喻。“《燃烧》想要传达的就是人如何面对欲望,如何面对人生中一个不起眼的选择,无论以什么样的原因来施加罪恶,罪恶就是罪恶。就像尼采所说的那样,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