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桃花源里筑美秀
2020年09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片 许志杰

  1983年贝聿铭获得普利兹克奖,这是全球建筑界最高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颁奖词中提到,“贝聿铭给予了我们本世纪最优美的室内空间和建筑形体“、“他始终关注他的建筑周边的环境”、“他拒绝将自己局限于狭隘的建筑难题之中。”
  对于建筑我们或许只能从外观考察其形制如何,一见钟情或一见扭头,至于内在的文化含量、传统基因、精神实质、环境因素,以及心灵是否美丽,常被一眼带过而忽略。但是,这一次例外,美秀美术博物馆以其可以理解吃透的俊秀与心灵共鸣震撼了我,一见钟情,情意有些绵绵,以至于离开时难分难舍,步步回头。
  美秀美术馆位于日本滋贺县甲贺市信乐町桃谷300号,看着地址你就会知道这是一个多么偏僻的地方,相当于中国的村级行政区划。纵使日本的交通万般便捷通达,从东京、大阪或京都来一趟也要乘火车先到琵琶湖线的石山站倒一下汽车。巴士载着满满的美秀朝圣者蜿蜒而去,出了石山市区就是田野与群山,原始的日本乡间风光尽现眼前。巴士沿着盘山道徐行,一辆车迎面而来,另一辆车就要停下礼让,这样的山道要走40分钟。一座美术馆为什么藏在深山之处,去来不便,还有季节的轮替,挡住了多少人朝拜的脚步。
  我们无法理解,是因为我们不可能做到,而当设计者贝聿铭和出资者小山美秀子做到的时候,徜徉其里,你会突然觉得这是应该的,美秀必须这个样子,是小山美秀子把贝聿铭带到了信乐山区,而把贝聿铭留在这里的则是他根植心底期待生发的陶渊明和他的桃花源记。   贝聿铭1917年生于中国广州,1935年随家人迁居美国。丰厚的家学渊源以及变革动荡的世事,让他背负理想少小离家寻找远方和诗。近一个世纪,贝聿铭不惜体力一次次行走于世界的最远端,写着一首又一首使人拜读不厌的诗篇,把自己心中最美的诗化为永恒艺术的建筑作品。当小山美秀子为纪念自己的老师而请贝聿铭设计一个小型纪念馆时,贝聿铭认为“当今的美术馆应具有国际性”。美秀美术馆的第一代馆长梅原猛说,贝聿铭先生称MIHO(美秀)美术馆为桃花源。大概是贝聿铭先生读了陶渊明写的桃花源的故事后,开始抱有建设一座适称桃花源的建筑物的构想。与小山美秀子的相遇,使贝聿铭先生实现了这一心愿。
  从入口的接待栋走向隧道,一路是含苞待放的樱花树,遥想春天樱花盛开的季节,将是何等美丽的景致。“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站在隧道回望接待栋,行影婆娑,“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便是120米跨度的山中吊桥。小山美秀子的女儿小山弘子说,美术馆的一个问题是建筑现场处于自然公园法的严格规制之下,为了解决自然环境与建筑的协调,花费了庞大的时间并费尽了心机,但是,贝聿铭先生以其特有的才能,在保持了土地原有的素朴与自然环境的同时,终于将美术馆设计成为现代的世外桃源。
  惊艳当然并未就此打住,贝聿铭与小山美秀子的设想正在馆内挥发,三角形、金字塔形为基本造型及玻璃中间庭院构造,仍是主调,一切都在阳光和明亮色彩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正馆自动玻璃门,独具匠心,闭起来的门是一个圆形,而徐徐打开则是由圆而方又长方,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内圆外方的中庸之道。贝聿铭煞费心思,小山美秀子欣然接受。入口大厅设置了用一棵榉木整树制成的长凳。窗外是几株长势极美的松树,映进馆里,传统与现代,远方与诗,在这里相拥相见。南馆大厅贝聿铭先生使用了在卢浮宫的金字塔等及其他作品也使用过的大理石,正面的立像是公元前三世纪埃及阿西诺亚二世,现代与古老穿越两千余年在此相聚,冥冥中把人们带进桃花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诗乡诗意。桃花源的故事与美秀美术馆的构成有着直接的关系,贝聿铭先生与小山美秀子都具有很深的中国古典文化的造诣,他们在一开始讨论美术馆建设方案时,世上不复存在的桃花源和透过信乐山茂密林木穿射出来的微光,使得两人不谋而合,文学与艺术的深远意义,渗透在美秀中。
  美秀在满足人们置身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欣赏精美艺术品的同时,还有可口的美食,贝聿铭这个设想的灵感可能也是出自桃花源记“设酒杀鸡作食”。简单的美秀餐厅,选择应季的无化肥、无农药的自然农法食材,精心加工而成。如有雅兴,走出美秀,到近处的“信乐之乡”一走,有200年建筑之久的古民居坐落于其中,现代日本人已经陌生的生活与文化,仿佛在这里有一种复苏之感。
  我们当记住小山美秀子,贝聿铭先生说她是一位具有很深教养的人,读了很多中国古典的文学,我引用晋代的诗《桃花源记》,小山女士知道那首诗里桃花源的故事,我想表达的意思马上得到了她的理解。美秀还发生了一件与山东有关的故事,在小山美秀子征集馆藏作品时,有一件流失海外多年的来自山东的文物,叫蝉冠菩萨。此件1976年在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的东魏蝉冠菩萨立像,品相完整,价值极高,却在1994年7月被盗,流转到英国文物市场。小山美秀子得到消息即斥资100万美金差人到英国买下运到日本,1997年美秀美术馆建成后成为馆藏品。经中日两国文物、外交部门交涉,深明大义的小山美秀子无条件归还中国,入藏山东博物馆。她也提出一个要求,以后每隔五年就请蝉冠菩萨回美秀美术馆一趟,展出半年,小山美秀子说就算她借山东的,毕竟其中有很多她的辛勤与汗水。山东博物馆答应了她的这个要求。2001年4月16日,山东省文物局与日本神慈秀明会(美秀美术馆)在美秀美术馆签署归还东魏蝉冠菩萨像协议,双方签署代表人是时任山东省文物局局长由少平和小山美秀子的女儿小山弘子。
  生于1910年的小山美秀子女士,于2003年去世,她的女儿小山弘子继续着母亲的事业。2019年5月,贝聿铭先生仙逝,世上再无小山美秀子与贝聿铭这样富有诗意的牵手合作,美秀已为绝唱。小山弘子说:母亲不惜毕生精力踏上此路,寻找世上美丽之物,四十年来主要收集日本美术作品,并不吝私物公开展出,希望让更多的人用至善的灵魂感受这些至美的作品。
  离开美秀,回身鞠躬,向小山美秀子女士表达崇高的敬意。
  其实美秀美术馆是一座高端的多功能博物馆,乃小山美秀子为纪念自己的老师冈田茂吉而建。冈田茂吉先生何许人也,吾辈知之甚少,但他关于“美的世界”的主张堪称“美言”,被学生小山美秀子称之为“美的箴言”:“我等之辈的所谓地上天国,最易理解的即为美的世界,也就是说人类的内心之美、精神之美,当然包括语言和行动之美,这些美的综合可以形成人类的个人之美。个人之美的扩展即繁衍出社会之美。”这位被美秀纪念的老师还有很多主张,从人与人的交往、家庭、街道、公共环境系统、公园的美丽,到政治、教育、经济关系及外交关系的清正廉洁都是由此而来。由此而说,小山美秀子的这位老师的确是一位值得纪念的人。
  当然,还有贝聿铭先生,他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华裔建筑大师,是他把师法自然的传统理念带到不同国度,让固化的建筑活灵活现地讲述着中国故事。
  挥挥手,我走了,静谧的美秀,还在山间乡野。想起桃花源记的结尾:“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谦虚得有点傲人。吾停一日,便喜欢这里了,足以为外人道也。回家盘算着再看美秀的时间,有点迫不及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