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与精神追求。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特成立“心理专家团”,在齐鲁晚报官方客户端——齐鲁壹点征集情感心理问题,邀请心理专家解答。
情感版面现开通树洞邮箱,倾听您的心声:qlwbqg@163.com
情感树洞:
最近我对自己的情绪很担忧,孩子做事情慢了些,忍不住了会吼他一顿;和网友有不同意见也会杠上几个回合;老爸老妈非要进股市,说服不了他们我也会态度不好……很多次冷静下来也觉得后悔,可的确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我一直想做个“情绪稳定”的人。理智上我知道,人是可以有喜有悲的,但更应该快速稳定地把负面情绪扭转过来,不至于让负面情绪伤害到自己以及他人。我想请教一下心理专家,情绪稳定应该不只是坚忍和所谓的“放下”吧,怎么积极面对这些负面情绪?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心理专家团蒋硕:
太好了,这位朋友一上来就撇开了“放下”的鸡汤。不被廉价的“人生智慧”误导,有助于科学成长。我们就来科学地认识一下“情绪”,谈谈如何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吧。
喜、怒、哀、乐、惧,又惊又喜、悲欣交集……我们时刻发生的体验、感受与反应,就是情绪。情绪是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有明显可见的,也有隐藏的。而无论哪种情绪,在人的总体心理形态中,都属于“表面”或“结果”部分,在它下面,起到基础或决定作用的,有观念(人对事物的认知系统,是加工信息、形成情绪的模板),还有性格或人格(相对长期、固定的态度与心理特质,决定情绪的主要品质与倾向),它们叠在一起,像块三明治。
我们不在这里做过于教条的解释,只要明白情绪不是孤立、随机存在的,而是不同观念、不同性格或人格,与外部事件、环境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就行了。
如果不太明白,我们可以用这位朋友提到的情况举个例子:“孩子做事情慢了些,忍不住了会吼他一顿。”其中,“孩子做事慢”是诱发事件,在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中,将其标记为A(activating event),而“吼一顿”是情绪导致的行为结果,标记为C(consequence),A与C之间还有个B(belief),即观念。这位朋友的观念是什么呢,大概是“做事不能慢”“一事慢事事慢”“慢是消极逆反”之类。在这种观念加工下,孩子的“慢”就成了不可容忍之事,必须大力扭转,而想扭转,又没有灵活有力的办法,只好吼上一顿,显得情绪非常不稳。
所以,当我们想要去管理情绪,最有效的办法不是针对情绪本身进行工作(比如强行遏制或宣泄),而是通过观念的改进、人格的优化来实现。具体到这位朋友,可以尝试以下几项:
在观念层面上,可以试着做三个去除:去除“绝对化”,在“非此即彼”“你对我错”中间,寻找更多样的标准、更灵活的方案;去除“糟糕至极”,打破对事态习惯性的消极想象;去除“以偏概全”,避免问题、评价的上升或扩大。同时,意识到世界是参差多态的,人也是,允许他人与自己不同;建立更好的边界感,避免过度介入他人的事务。
在性格、人格层面,简单说就是,减少控制欲,增加耐受性,寻求适当方式的自我满足,进一步明确自我价值与成就感。
以上,建议在专业帮助下进行。一个成熟的人,情绪不仅要稳定,还要积极、愉悦、具有发展性。祝早日享受到它的乐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