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停留超24小时需登记”为何遭误读
2021年04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相关部门当以这起事件为戒,在制定和发布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规之前,要事先对政策法规的内容进行事先的预测评估,尽量避免相关条文内容或者提法的模棱两可;在发布之初尽量作出具体的解释解读;在发布之后,要及时对舆论和公众的疑问困惑作出回应,解疑释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评论员 朱文龙       

  4月1日,新修订的《上海市实有人口服务和管理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开始施行。新的规定在原有居住在上海的本市户籍人员、外省市户籍人员基础上,将短暂来沪停留的人员也纳入了服务管理,包括来沪就医、就学、旅游、公务活动、探亲访友等停留超过24小时的人员,但不包括“一日游”、公务活动当天往返以及交通中转等人员。
  该规定一经媒体曝光,便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有网友认为,这项规定的出台,意味着以后去上海旅游、走亲戚、看病、上学,都要“先登记,再登门”。真相究竟是不是像网友们担心的那样呢?4月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刊发了解答。相关部门表示,“《规定》明确将短暂停留的来沪人员纳入实有人口范围,旨在提升实有人口服务效能,个人可以根据需求自主、自愿登记,不作强制要求”。
  这份解答的意思很明确,短暂来沪停留的人员是否登记个人信息,全凭自愿,政府不做强制要求。至于网友所担心的“先登记,再登门”的问题,根本不会出现。政府的这份解答,来得很及时,不仅澄清了此前的误会,也让很多网友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随着这份解答的发布,围绕这条规定的误读渐渐平息,但这件事情远没有到画句号的时候。如今疫情防控压力仍在,实时采集外来人员信息,加强以落脚点为核心的实有人口管理,本身无可厚非,这也不失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有效应对。可就是这样一件好事,竟然被网友“误读”,甚至引发了舆情,其中的原因令人深思。
  对于这件事,有人认为,是公众的错,也有人将责任归咎在媒体身上。但不管是公众还是媒体,都是基于政策进行解读的。倘若这项政策能够在出台时,说得清清楚楚,写得明明白白,即便有些许“误读”,也在舆论场上掀不起“风浪”。可以说,正是政策的模糊导致了这场“误会”的发生,政策发布者难辞其咎。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根据报道,在《规定》发布之初,政策发布者并没有说明短暂来沪停留的人员信息采集方式。政策不清不楚,公众只好自我解读,于是乎,“服务管理”在一些人的口中慢慢变成了“强制信息登记”,这项有利于民生的好政策也演变了对公民自由迁徙权的侵犯。如今,相关部门虽然已经进行了解释,但是这场“误读”给这座城市带来的非议,并没因此散去。搜索网络,诸如“沪照”“落地签”等充满讽刺意味的词汇,仍“活跃”在各大新闻的评论区。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对外形象,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梳理相关报道,不难发现,因政策发布者在发布之初没有对政策及时作出解释、解读,导致公众产生误解的事情还有很多。仅在2020年,就曾发生过“取消住房公积金”“宅基地放开买卖”等事件。每一次“误读政策”的发生,都是对政府公信力的损耗。
  与其政策被误读“倒逼”解读,不如让大众化、通俗化的政策解读主动走向公众。相关部门当以这起事件为戒,在制定和发布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规之前,要事先对政策法规的内容进行事先的预测评估,尽量避免相关条文内容或者提法的模棱两可;在发布之初尽量作出具体的解释解读;在发布之后,要及时对舆论和公众的疑问困惑作出回应,及时解疑释惑。唯有如此,政策才能够顺利执行下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