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腿、零成本,济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不见面也满意
全流程电子化,帮企业“减负”
2022年04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一 纸 蝶 变  只 为 一 城
0531-85193700 13869196706
读者热线>>>
找记者 上壹点
2022.4.22
星期五
  记者 孔媛媛 褚思雨 孔贤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锚定公共资源交易“零跑腿、零成本、零接触、零差评”的“四零”目标,倾力打造一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同时,以“零差评”为最高标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各方主体满意度。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开标现场。
  全流程电子化
交易“零跑腿”

  “还有不到3分钟就开标了。”4月15日,山东鸿顺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管理中心的负责人赵先朋坐在办公室里,一边参加济宁市公共卫生重症医学中心项目开标会议、一边准备其他项目投标文件,他感受到“不见面”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带来的便利。
  “我们投标企业现在无需到达开标现场,每次开标只需一台电脑或手机,便可按招标文件要求在线递交投标文件、远程解密标书、在线查看开标记录、提出异议、查看开标结果等程序,投标做到了全程‘足不出户’”。赵先朋说。
  与此同时,在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开标一室内,只有招标人和招标代理机构的几名工作人员忙碌。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副主任张福民介绍,依托涵盖所有交易类型、纵向联通各县市区、横向联通各行政监管部门的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平台,全市的市县两级工程建设、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建设用地和矿业权出让等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均已实行“不见面”开标。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还配套建成电子保函、投标保证金分节点退付、电子档案管理等辅助系统,推行“电影院选座式”场地预约、“云视通”数字见证、“评定分离”等新交易模式,实现从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件发布、开标、评标、中标通知书发放、合同签订、资料归档等26个节点全流程“无纸化”,各方交易主体“零跑腿”。
帮企业“减负”
投标“零成本”

  “之前规模大的项目采用传统的开标方式,不算来回路上花的时间,光花费在现场的时间就要接近3至8个小时。现在我们可以在公司参加多个项目开标的同时还能做其他的工作,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招标文件工本费、CA数字证书和电子签章费用,人员的交通、食宿等费用也没有了,每个项目至少减少1000余元的支出,每年可为我们企业节省成本20余万元。”赵先朋说。
  张福民表示,通过“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审、电子保函应用、分节点退付投标保证金、专家就近参评协调系统、电影院选座等电子化创新,帮助交易主体能省则省、能减则减、能免则免,最大限度地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实现“零成本”交易。
  记者在数字见证室看到,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和监督人员正通过大屏时刻注视着多个评标室的情况,借助数字见证平台对项目实时汇集、全程监控、实时记录、动态反馈。其中在一个评标室内,评标专家正通过远程异地评审系统与金乡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的专家实时交流讨论,在计算机辅助评审系统的协助下同步完成资格审查、量化评审等评标工作。当天所有交易项目评标过程中涉及的评标记录、文件、音视频资料等全部按照“一项目一档案”的原则完成了归档留存,确保评标过程可查、可溯。
  近年来,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坚持防范化解廉洁风险,探索通过远程异地评审、数字见证、专家费在线支付、评标专家小助手等“物理隔离、智慧评审、自助评审”措施,实现各方交易主体及中心工作人员之间的“零接触”,斩断不正当竞争、权钱交易可能性,保障公共资源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张福民介绍,中心始终坚持服务至上,以“零差评”为最高标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各方主体满意度。
  按照“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要求,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锚定公共资源交易“零跑腿、零成本、零接触、零差评”的“四零”目标,倾力打造一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推动各项工作提档升级,全力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2021年全市累计完成各类交易项目7748个,交易金额1405亿元,同比增加了31%。2021年,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营商环境先进集体”。

  扫码看视频。
扫码下载齐鲁壹点 找记者 上壹点
编辑:孔媛媛 组版:曾彦红 校对:胡韵涵
济宁出台12条助企措施,为企业经营纾困
  通讯员 宋峥 周倩

  为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信用监管、充分发挥信用基础性作用,济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从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立足市场监管工作职能,制定了信用助企12条措施,为企业经营纾困,为经济社会发展护航。
  精细化指导企业年报工作。持续推行企业年报“多报合一”,避免企业多头报送年报,实现企业一次申报、部门数据共享。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包保市场监管所等方式,深入一线加强企业年报网上精细化指导。
  推行双随机抽查对企业无事不扰。充分发挥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联席会议办公室作用,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常态化、全覆盖。对同一检查对象的多项检查尽可能合并开展,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
  建立健全跨区域联动、多部门配合、各领域参与的差异化监管机制,在抽查事项、检查对象抽取等方面实施差异化监管,将随机抽查的比例频次、被抽查概率与抽查对象的信用等级、风险程度挂钩,实现信用风险分类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有机融合。
  以优化外资企业登记服务为目标,简环节、减时间、降成本、优服务,着力打造外资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体系,让投资者在济宁开办企业,“一表申请”所有事项,“一窗领取”所有办事结果;为企业提供印章刻制、发票及税控设备领取、证章寄递“三免费”服务,无偿提供导办、帮办、代办服务。
  联合市行政审批局、邮储银行济宁市分行开展“政银携手 共助小微”活动,搭建银企对接平台,通过“送贷进企业”“送贷进市场”“送贷进乡村”,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融资服务。
  制定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和一般违法行为减轻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深化实施市场监管领域免罚清单,对符合规定情形的市场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不予行政处罚。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市场主体信用修复从“面对面”到“键对键”的“云审批”。对因地址失联而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实施“承诺即修复”,即在提交住所或经营场所变更后的营业执照等相关资料并能做出住所地址合法有效承诺的,可先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暂不进行实地核查,实现快捷、便利的“修复模式”。
  合理设置企业行政处罚公示期。对仅受到警告的行政处罚信息不予公示;对受到通报批评或者较低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满3个月即不再公示;对其他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满6个月(其中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领域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满1年)且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支持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申请信用修复。
  充分发挥信用公示信息在企业信用精准刻画、企业融资高效对接、信用培育全流程跟踪、政策传导实时监测等方面作用,开展信用信息档案查询相关工作,助推企业评先树优高质量发展。
  对济宁市拟上市企业开展柔性监管,实行有底线的容错机制。按照行政区域划分,指导各县市区对企业每年的年报工作实行精准指导,重点帮扶,针对企业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的信用信息问题主动指导修复。
  为提高信用修复效率,降低邮件疫情传播风险,实行失信企业信用修复“线上办理”机制,对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严重违法失信企业指导支持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申请信用修复,并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移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解除信用约束措施;对企业在“信用中国”网站及各级地方信用网站公示的行政处罚信息,对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支持在“信用中国”网站在线申请修复,并实现市级初审“当日办结”。
  强化信用信息应用场景。在全市范围内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完善信用承诺在“容缺受理”中的应用,加快企业申请业务办理进度,完善审管联动机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