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医学科学学院(省医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五个科教融合学院之一,依托省医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2020年。学院设有两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生物医学科学专业为今年新增专业。另设有入校后面向全校海选的生物医学“泰山班”。近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生物医学科学学院副院长王林偕张书平教授做客《老徐话高招》,全面介绍了学院招生专业与人才培养优势。
}
记者 徐玉芹 实习生 向雅璇
关键词:科教融合,“生物+医学”,责任担当
山一大生物医学科学学院2020年整合成立,目前正处于朝气蓬勃的发展阶段。王林用三个关键词介绍学院:科教融合,“生物+医学”,责任担当。
关于“科教融合”,王林解释说,生物医学科学学院的前身是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中心从2011年开始进行科教融合本科人才培养探索,2014年实现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在教学方面,学院目前共有教职工33人,90%以上拥有博士学位。“建生物医学科学学院的目的,就是充分利用之前的科研基础,将其转换成为人才培养优势。”王林介绍,在资源平台方面,生物医学科学学院拥有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大型高精尖设备,能够实现“足不出‘院’做实验”。同时,科教融合的优势还赋予了学院“双创”优势,即教授亲自带队参加“双创”大赛,目前已经获得全国金奖。这不仅是学院在科研优势向教学转化探索的开花结果,也是省属高校里程碑式的突破。
第二个关键词“生物+医学”,王林解释说,之前研究中心是主要进行药物生物技术研究的科研单位,通过科教融合,成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生物医学科学学院之后,在人才培养上强化了医学特色。“当前有许多医学问题亟待解决,而真正推动医学进步的,是生物学或者基础医学研究。我们学院主推‘生物+医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助力人才素质全方位提升。”王林说。
至于“责任担当”,王林表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是科教融合时代背景下的山东省重点建设大学,生物医学科学学院在科研与教学方面经历颇丰,在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进行了成功探索,学校也给予了学院充分的信任与支持,“我们愿意以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生物医学人才为己任,倾尽全力,不负所托。”
生物医学“泰山班”:
小班化、导师制、国际化
生物医学“泰山班”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两个特色班之一,目标是通过融合生物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体系传授,培养既熟悉生命科学,又融会贯通医学知识,具备创新思维、国际视野的医学研究、教育和转化医学的创新人才和有生物背景的未来医学科学家。这个班最大的特点是小班化、一对一导师制、国际化,并且实施动态调整机制。
生物医学“泰山班”负责人张书平教授告诉记者,生物医学泰山班入校后面向全校海选,以高考成绩为基础,“6选3”当中要求必选化学,且要有一定的生物基础,英语成绩好。学生自愿申请,通过初审后进入面试环节。面试专家团由有生物、医学科研背景的专家及教学督导专家组成,重点考察学生的科研潜质、英语应用能力、语言表达、交流沟通、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最终确定20名学生组成小班,实施与普通班不同的培养方式。
“‘泰山班’采取研究生培养机制,每个学生都配备一对一导师。”张书平告诉记者,在学生平时学习理论课的基础上,每一名学生都必须提前进入实验室接受科研训练,“每个学生都有课题,有专门的开题、答辩、中期考核、结题考核,整个链条下来都是很规范的。”
“国际化”是指“泰山班”开发了适应生物医学交叉学科特点的课程体系,专业课采用全英文授课为主,配备以高层次科研和转化医学人才为主的优秀师资,并引进外籍生物医学专业教师,组成具有国际水准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团队。
“泰山班”的“动态调整”则主要是为了激励学生,“让学生清楚‘泰山班’不是保险箱,如果不够努力,也有可能‘出局’。”张书平说,“泰山班”学生如果考核不通过,则会被转到普通班。反过来,如果普通班学生足够优秀,后期也有机会补充进来,通过良性竞争激励学生们勤勉学习。
王林补充介绍说,“泰山班”在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过程中,实现了模块化串联的教学模式,“分块学习各科具体内容,但通过实验将各学科精髓融会贯通,通过完成一个完整链条的实验,实现知识串联,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全面掌握。”
除此之外,“泰山班”还享受学校给予的丰厚资金支持。王林表示,“泰山班”拥有独立奖学金,入班后保持在一定条件之上,可以实现奖学金的全覆盖。与此同时,学校还为“泰山班”专门设置了科研轮转的专项经费,“每一个学生每年按照人头都有相应的科研经费支持,为学生顺利开展课题提供非常好的支撑或者保障。”
目前,生物医学“泰山班”已招收三批学生。
今年两个本科专业招生
生物医学科学学院今年有两个本科专业进行招生,分别为生物技术专业,和今年“上新”的生物医学科学专业。今年山东高考生想报考生物技术专业的话,要求选考科目物化生三选一,生物医学科学专业则要求化学与生物必选。根据往年的录取数据,王林建议,今年高考位次在全省13万左右的同学可以大胆报考学院的两个专业。
生物类专业中有很多名称相似的专业,比如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科学。张书平教授专门为大家传授了分辨这四个专业的技巧:“首先,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有很大区别。其中,生物科学偏重科学研究,更多探索自然规律、生命奥妙;生物技术则偏重技术应用,平时提到转基因、器官移植都属于生物技术范畴。”
而提到生物医学工程,张书平解释说,这其实是个交叉学科,更多是生命科学与电子科学或者通讯科学融合的综合性学科。至于生物医学科学专业,从定位上来说,是希望培养未来能够从事医学研究、医学教育、转化医学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至于未来就业去向,张书平表示,生物科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多去科研院所和高校,从事科研或者教学;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半数就业会进入药企、医院的检验科、药房、研发公司,还有的同学会选择自主创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生则更多去医疗器械公司或企业;生物医学科学专业则是在搭建生物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开设基础医学课程,从基础医疗、生物学角度出发,解决临床问题。
“从生物起步,向医学发展”,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生物医学科学学院欢迎“有治病救人情怀,又有成为科学家的志向”的同学报考。
扫码看视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