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滥的“论文查重”收割毕业生的钱包
高校:按学术规范写作不必过分担心重复率问题
2022年05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每年五六月份,多数大学生都面临完成毕业论文的“头等大事”,论文“查重”成为焦点话题之一。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商家在“论文焦虑”中嗅到商机,打着“查重必过”“专业降重”的旗号“圈钱”,更有甚者标榜“100%包过,假一赔三”等宣传标语来“收割”毕业生的钱包。
  市场火热
商家月营业额
或可达数百万元

  按照要求,大学生毕业论文答辩前须将论文上传至查重系统进行查重,重复率低于某个标准才可进入答辩程序。大多数高校论文重复率要求在10%-30%。
  学位论文查重作为遏制论文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手段被各高校广泛使用,各校均免费向学生提供查重机会,然而一般最多提供三次。在此背景下,有偿查重服务应运而生。
  记者发现,网上有不少商家推销付费查重、降重的服务产品。在某电商平台输入“论文查重”的关键词就显示有“本科”“硕博”“期刊”“职称”等配套分类搜索,随即出现让人眼花缭乱的查重产品,价格由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硕博论文的收费最高,部分网站高达1280元一篇。
  市面上这些查重产品销售火爆。记者在某电商平台统计发现,多家有查重服务的店铺月销量破万,最高的一家超过9万,平均月销量基本都超过2000次。据此测算,在该电商平台经营查重服务的商家每家每月营业额可达数十万元到数百万元。
学生无奈
坐地起价还不准确
论文有可能被转卖

  “3月份才180元,4月份就涨到240元。”“查重成本越来越高,毕业前还要被‘宰’一次。”多位受访者吐槽查重价格涨势凶猛。
  论文查重产业链背后是学生们的“论文焦虑”,查重不过就直接不能参与答辩,因此,很多人都“诚惶诚恐”。对于硕博研究生而言,查重要求则更严格。“学校只提供一次预查重和一次正式查重的机会。”广东某高校硕士研究生小妍(化名)说,因此只能自己找商家付费查重。
  论文查重动辄花费数百元,学生们最看重的是“准确性”。在查重产品销售页面中,不少商家直接打出“查重结果与学校结果一致”的宣传标语。某商家介绍,其凭借“庞大数据库及先进的抄袭率算法”,先后推出多款查重系统,与学校的结果误差在3至5个百分点以内;有的商家甚至用中国知网等权威机构“背书”,宣称“查重报告支持官网真伪验证”;一些商家还承诺“假一赔三”。
  据悉,不同学科特性也会对查重效果产生影响。在相关产品评论区里,有买家吐槽称,理科论文的查重效果并不理想;有法学学生则表示,部分查重系统无法识别出法律条文,导致查重结果出现误差。
  很多消费者反映,有些查重系统只是“圈钱”,查重结果不准确。一些学生在评论区留言——“同一天一样的内容结果不一样”“在这个系统上面只有5%,但是学院查出来27%,只能延迟毕业”。
  个人查重成本很高,恐怕还不止于经济成本。部分学生反映曾有人因查重而致论文被窃的经历:“这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某些无良商家会把查重报告下载下来并进行论文销售。某知名网购平台就很容易泄露,我有同学论文就被卖了,去年差点延毕。”
知网重申
对个人用户名
不提供查重服务

  记者搜索“知网查重”,发现搜索结果中的某些网站页面与中国知网查重官方网站设计高度相似,其客服人员微信头像也和知网LOGO相仿,然而仔细观察可发现,该网站域名地址与知网并不一致。对于网上打着知网旗号的查重服务,记者在致信知网官方邮箱后得到回应称,“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查重不提供个人用户名使用,没有在淘宝等出售。”
  此前,知网曾表示,有些不法商家“通过技术手段比如黑客技术,窃取用户单位的账号,或通过和用户单位的工作人员联系来获得账号。协议约定,不能向本单位以外的人员提供查重服务,中国知网已经发现并协同有关部门查处了300多起侵权行为”。
  对于学生毕业论文查重焦虑,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涛教授指出:“学生只要按照学术规范写作论文,是不用过分担心重复率问题的。重复率不是判断论文质量的标准,只是判断学术规范的底线。在引用别人的研究成果时,只要标注出处,就不算学术不端。”
        据羊城晚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