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开到山乡来
2022年05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李恒昌

  2019年11月26日,是鲁南高铁曲阜至日照段开通的日子。这一天,新建成的位于沂蒙山区的厉家寨高铁站广场上人流如织。一大早,厉家寨村的一帮老人便带着孩子来到这里,要看一下传说中的高铁究竟是啥模样。只听一位头发斑白的老大爷说,咱这山旮旯儿能通高铁,做梦也没想到。
  这番情景,让人想起上世纪90年代,著名作家李存葆、王光明撰写的报告文学《沂蒙九章》中的一个故事:早年,一位当地村民带着儿子去坪上赶集,走了很远总是走不到,向前方望去,只见不远处出现了一片红瓦房。儿子便问:“爹,到北京了吗?”爹嗔怪道:“傻孩子,那哪里是北京?那就是坪上,到了‘十字路’才是北京哩。”这位父亲所说的“十字路”,其实就是当时的莒南县城,因全县城只有一个十字路口而得名。他不知道,“十字路”不仅离北京很远,离济南、离临沂也都远着呢!
  厉家寨高铁站附近的厉家寨村,只是莒南县坪上镇的一个小山村。但是,这个小山村一点也不普通。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主席读到讲述厉家寨村事迹的报告,挥笔写下“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的批语,从此厉家寨名扬全国。
  厉家寨原本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地方。村旁有一座山,山不高,也不大,名字却叫“大山”。早年,这里是满目荒凉、荒山秃岭、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是“瓢一块,碗一块”,75%是麻岩山岭,25%是褐色土地,既怕旱又怕涝,每到春天便青黄不接,老百姓生活极为贫困和艰难。新中国成立之后,厉家寨进行了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厉家寨村民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整山治水,改造自然,修筑梯田,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明显成效,从而得到毛主席的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他们的事迹还被拍成电影在全国播放,由此成了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改革开放后,厉家寨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大量种植樱桃和葡萄,一时成了全国“第一樱桃村”。可是,有一个问题长期困扰着厉家寨人,那就是道路崎岖、交通不便。八百里沂蒙,本身便是群山连绵,自古有“四塞之固,舟车不通”的说法,而厉家寨的情况更为严重。这个隐身山旮旯儿里的村庄,周边大山环绕,由于它距临沂市城区70公里,距离坪上镇驻地北7.5公里,距日照港55公里,本村没有国道和省道通过,距最近的国道25公里,距最近的省道7.5公里,人轻易出不去,车轻易进不来,货更是既难进也难出。他们种植的经济作物运不出、卖不出,就只能烂掉,自然就会影响村民种植的积极性。那时候,人们便在心里想,什么时候,厉家寨能通火车就好了。
  即便是铁路勘探设计部门进入厉家寨进行勘探测量时,厉家寨人对高铁设站也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不敢相信这个偏远的小乡村会专门设个高铁站。而如今,这个高铁梦终于实现了。高铁就在厉家寨旁边穿过,高铁站离村中最著名的毛主席广场仅有4公里,而且车站的建筑设计充分考虑了沂蒙革命老区的特点,红色涂料与玻璃材料的有机搭配,既端庄、朴素、大方,又呈现雅致、静谧之美。
  高铁开通那天,厉家寨人个个喜笑颜开,笑意写在他们脸上,顺着阳光往外流淌。高铁开通之后,每天有五对高铁列车在此经停,村民和附近的老百姓出家门没多远就可以登上高铁,从大山深处走向全国各地。厉家寨的后代,再也不会说“到了‘十字路’才是北京”这样的话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