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容海纳,大书年华
在山大,如何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2022年05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一、山东大学概况
  山东大学是一所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原“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现在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历史发展中,山东大学形成了四大办学优势:
  一是历史悠久。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其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其医学学科可以追溯到1864年的登州文会馆,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于2000年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成新山东大学,学校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二是学科齐全。97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形成了结构合理、优势突出、文理工医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并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5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人工智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密码科学与技术、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供应链管理、生物医药数据科学等15个战略新兴和多学科交叉融合专业。
  三是实力雄厚。学校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现有在校生7万余人,其中本科生4.1万余人,研究生2.8万余人,专任教师4900余人。现已汇聚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22人,国家级领军人才200余人。拥有26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00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和多所高水平直属附属医院,开设有6000余门本科课程,其中70门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数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临床医学成功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有19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5个学科进入ESI前1‰。
  四是特色鲜明。120年来,学校始终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深入践行“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精神,深刻领会“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精神实质,厚植齐鲁,追求卓越,致力于培养最优秀的本科生和最具创造力的研究生,积淀形成了“崇实求新”的校风,培养了60余万各类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崇实品格、创新素养”的山大基因广受赞誉。
  二、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培养模式,学校定期修订完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前的2020版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构建了“通识教育、拔尖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和“3M+6C”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因材施教。
  “3M”指主修专业(Major)、辅修专业(Minor)和微专业(Micro),目前建成6个双学位项目、8个辅修专业、45个微专业。“6C”指6种类型的特色人才培养,包括6个基地班、4个拔尖人才培养高地、4个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11个科教协同育人菁英班、3个“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8个强基班。
  为贯彻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学校给本科生在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各有一次转专业学习的机会。转专业实行“转出无限制,转入有要求”的方式,除部分特殊类型的考生外,学校不再统一规定其他报名条件;取消了学校统一组织的资格考试,学生可自由申请,由各学院自主确定选拔方式、考核内容及录取标准,在规定时间段内完成选拔录取工作。近几年转专业申请人数约700余人,转专业录取400余人。
  三、奖助体系和就业前景
  山东大学致力于打造多层次、多样化的奖励体系,在精神激励的同时给予学生相应物质奖励,完备的奖励体系激励广大学子奋发图强,求知探索。同时,学校还构建了“济困、励学、厚德、强能”的扶助体系,开展实施添翼工程,包括心灵力量、阳光心态、学业导航、实践体验、就业无忧等5大模块35项培训课程的系列助学育人培训项目,至今已有3万余名家庭经济有困难学生从中受益。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成长成才和就业发展,加快构建全校“一盘棋”就业引导机制和高水平就业创业工作体系,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主要是境内外深造(境内升学、境外留学)和签约工作。境内升学主要去向是国家重点高校和科研单位,录取人数较多的有:山东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各研究单位)、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境内签约主要去往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国企、大型金融机构、重要医疗卫生单位、国家和地方重点院校、重点科研单位、主流媒体、党政机关和人民军队,以及其他具有行业优势地位或快速成长的民营企业、三资企业。
  知新楼时钟倒数着与你见面的日子,轻柔凉爽的海风迫不及待与你相拥,山容海纳,大书年华,期待在银杏渐黄的九月,与你相遇,愿你在山东大学遇见最好的自己。
  (山东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 宋沁潞 徐延宝)
    坐落于齐鲁大地的山东大学有为国育贤的办学初心,有百廿历史积淀的厚重底蕴,有为国储才图强的办学宗旨,有以培养最优秀本科生为己任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有跨越山海八个校园的别样风光……又是一年高考季,欢迎广大学子报考山东大学,在这里,书写你别样的青春年华,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山大实践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是建设科教强国和人才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山东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始终坚持“四个面向”,抓住“拔尖计划2.0”和“强基计划”的历史机遇,强化立德树人,落实科教强国、文化强国战略任务,深入研究基础学科人才成长规律,以新时代新要求全面提升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质量,致力于培养世界一流的自然科学家、哲学社会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多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主力军作用,敢于探索、大胆创新、勇于领跑,不断创新优化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方案,打造高水平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创新选才机制、个性化育人机制和精细化资源配置机制,在师资配备、参与科研、国际交流、评价考核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提供优良生态和强力保障,形成了山大特色,做出了山大贡献。
  一、九大基地,夯实拔尖人才培养基础
  山东大学始终高度重视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上世纪90年代起,学校先后设立数学、中文等基地班,积极探索实践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方法,并就选才、培养、评价、保障等方面进行体系化、链条式设计。多年来,基地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后备人才,从这些学科的毕业生中已经成长出多位两院院士和国学大师,逐步成为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标杆和教学改革的窗口。学校为基地班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实行导师制,为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拔尖创新人才创造条件。
  目前,山东大学的数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物理学、生物科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哲学、历史学9个学科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入选数量并列全国第9位。
  二、四大学堂,打造拔尖人才培养高地
  泰山学堂成立于2010年,由世界知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实戈出任院长,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五个学科取向,符合取向选考科目且学院允许转专业的学生自愿报名,通过审核后参加笔试、面试、择优录取。泰山学堂大部分专业课程选用外文原版教材,设有海外奖学金,资助优秀学生进行海外交流,出国交流率达到7成以上。毕业生在MIT、斯坦福大学、巴黎高师、牛津大学、巴黎高工、杜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名校和研究机构深造率达到9成以上。
  尼山学堂成立于2012年,是“古典学术人才培养实验班”,培养传承、研究、创新和传播中国古典学术的高水平专门人才,其“继绝学、铸新知”的培养理念和模式成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新亮点。尼山学堂实行小班授课、导师制,采用“1+3”本硕贯通培养模式,学生在校期间可跨校园、跨国境选课、参加专题研讨或培训,实行协同育人和国际化培养。毕业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发展方向,在哲学、文学、历史学三个专业中任选一个专业毕业,学校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每一届超过65%的毕业生去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内高校以及世界名校继续深造。
  齐鲁医学堂成立于2012年,是医学拔尖人才培养平台,每年在临床医学(5+3一体化)新生中选拔30名学生,采用“高标准、模块化、多出口”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本博连读”培养,基本学制8年,设置“海外访学、社会实践、科研创新、大家讲坛、病例分析”五个特色培养项目,引入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BL),强化科研实践训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2022年起,齐鲁医学堂直接面向高考招生50人,入校后实施动态进出机制。学堂毕业生绝大多数进入国内顶尖医院从事医学研究工作,超过一半学生毕业后一年内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资助。
  崇新学堂成立于2017年,是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领跑者”理念建立新兴学科和产业人才培养实验区。学堂实行开放式选拔与淘汰机制,依托创新创业课程学习与项目研究,采用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强化校企合作,按照“产业需求→工程实际→项目方向→研究领域”的理念优化培养方案,构建集“夯实知识基础、强化实践技能、培育创新能力”于一体的“金字塔”式课程体系,以学生综合能力为本开展递进式教学,形成了以创新创业为目标导向的特色工程教育模式。
  三、强基计划,畅通人才发展通道
  实施强基计划是国家高等教育固本强基、面向未来的重要举措,更是山东大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路径。2022年山东大学强基计划共有8个招生专业,总招生计划为180人。强基计划按照“3+1+X”模式进行本硕博衔接培养,单独编班,单设培养方案。其中,“3”是指3年的本科培养阶段,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环节等;“1”是指1年的本研衔接阶段,针对本学科领域以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国家安全、生物医学、国学、古典文献、科技考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家治理、国际问题等)设计对应的衔接课程模块,学生可选修其中一个模块;“X”是指研究生培养阶段,学生在选定的相关学科领域攻读博士学位,基本学制四年,考核合格授予博士学位。学校对强基计划学生配备一流的师资和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并在学术交流、公派留学方面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同时为强基计划学生分阶段颁发荣誉证书。未来,山东大学将持续发挥学科优势,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山大学子的成才之路提供更多选择和更好的发展空间。
  (山东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 宋沁潞 徐延宝)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