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昌华
星期天我到园博园时,偶然遇见了多年前在长清化肥厂的老同事。惊喜之余,一番寒暄问候,又把我带回在宁阳培训的时光。
1969年6月18日,我作为长清化肥厂第一批工人开赴宁阳化肥厂培训学习。到宁阳后,住在离化肥厂三里路远的铁佛寺村。至1970年夏季,年产三千吨合成氨的长清化肥厂成功投产,生产出了合格氨水。那时,我有幸成为了第一批工人,被分配到长清化肥厂培训连三排压缩工序。穿上崭新的蓝色细帆布工作服,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标志着我在长清一中学生时代结束,工人生活的开始。
回想在宁阳化肥厂培训期间,当年化工企业“高温、高压、高技术”,“易燃、易爆、易中毒”特性给这份工作平添了许多神秘感,更促使我刻苦、认真学习化工技术,尽快掌握操作本领。培训期间,带我的是潘师傅,他是宁阳师傅压缩工序的班长。潘师傅先是教我学压缩工序工艺流程图,掌握压缩工序的来龙去脉、工艺指标和压缩机原理以及压缩机运转的五大系统。他很温厚,我操作得好时,他会舒展开浓眉对我淡淡一笑;如果操作与压力稍慢或稍快,他会用浓浓的宁阳口音大声对我讲解怎样掌握操作技术(车间机器轰隆声,不大声讲听不清),耐心地边讲解边做示范,教我怎样盘车、开车加压、正常停车、紧急停车卸压,怎样开好、关好高压、低压阀门以及操作“眼睛”每台车12块高、低压压力表的正常使用,以及23个高、低压附属设备的正常使用等等。在六个月的培训时间里,潘师傅仿佛老师教学生一样,把自己积累的化工技术本领和操作实践经验全都传授给我们。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宁阳培训的经历,已深深镌刻在我的记忆里,与宁阳潘师傅的师徒情谊历久弥深,每每回想,仿若昨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