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诸城暴龙复原图。
看过《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的小伙伴们一定对每次都压轴刷存在感的霸王龙印象深刻。庞大的体型、强劲的咬合力以及震耳欲聋的怒吼,使霸王龙成为了所有肉食恐龙中最凶猛的物种。在白垩纪的山东,有一队霸王龙的“亲戚”。它们是白垩纪晚期诸城地区的顶级掠食者,也是中国最大的食肉恐龙。它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巨型诸城暴龙”。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曾经的“地表最强”有哪些过人之处。
诸城暴龙和霸王龙
是一种恐龙吗
霸王龙和诸城暴龙都是暴龙科恐龙,暴龙科下有特暴龙属、惧龙属、霸王龙属和诸城暴龙等多个种属。它们体形硕大、躯干粗壮、肌肉发达,有着锋利的牙齿和强健的运动能力,生长速度快。暴龙科类家族的成员经过不断演化繁衍了众多分支,分布在今天的亚洲与北美地区。
现藏于山东博物馆的霸王龙模型的身世极不平凡,它是以霸王龙家族中三个大明星为原型,经过科学而复杂的复原过程制作出来的。模型的头部来自AMNH5027号化石,它是首件完整的霸王龙头骨化石,1907年发现于美国蒙大拿州,现保存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模型的后肢、尾部和腰部来自TMP81.12.01号标本,它是1946年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发现的。模型的下颌、前肢的肱骨、颈椎和背椎来自TMP1981.06.01号化石,1981年发现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因为它的骨骼是黑色的,所以有个美丽的名字“黑美人”。
暴龙中的
“山东面孔”
诸城地区发现的暴龙化石骨骼包括了上颌骨、下颌骨和牙齿、中空的脊椎骨等部位。据化石推测巨型诸城暴龙体长约11米、高约4米、重约6吨,是目前已知的亚洲最大的肉食性恐龙之一,和蒙古的特暴龙、北美的霸王龙有亲缘关系。
作为“山东籍”的暴龙,巨型诸城暴龙有着独特的山东面孔。它们上颌骨上升突基部的侧面有一水平的突架,上颌窗孔前缘有一圆形凹痕。它们还有一些独有的特征组合:眶前孔的腹边缘的位置远远高于眶前窝的腹边缘。上颌骨孔的前后长度超过了眶前窝与眶前孔之间距离的一半,这些特征都区别于暴龙类的其他属种。
白垩纪恐龙霸主的
硬核实力
与暴龙同时期生活的恐龙的化石上,很多都能找到暴龙牙齿留下的痕迹,这足以证明暴龙是白垩纪当之无愧的恐龙“霸主”。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暴龙拥有这样恐怖的实力呢?
相信很多人面对暴龙短小的前肢,都会发出疑问:这“可怜”的小短臂究竟是做什么用的?暴龙的前肢虽长度仅有1米左右,但骨质坚硬,尖端具备利爪。研究表明,暴龙的前肢实际上有着强大的肩伸肌和肘屈肌,因此专家们推测暴龙可能会利用短而强壮的前肢来压制住挣扎的猎物。
暴龙的后肢可比前肢粗壮强健不少,这让它们能在地形不太平整的地方稳健行走。由于暴龙的踝关节承受力有限,成年暴龙不能奔跑,只能以每小时18千米至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行走。暴龙同时具备硕大的体形与稳健的行进能力,这让它们在捕猎时占据绝对优势。
暴龙的大嘴有超过50枚长约20厘米的尖牙,最让人有压迫感。这些牙齿在嘴中上下排列形成剪刀般的咬合方式,配合暴龙颈部与头骨顶端厚厚的条带状肌肉群,咬合力可以达到狮子的3倍,能轻易咬碎骨骼甚至咬穿汽车!
科学家们通过对暴龙头骨化石的扫描,发现它们头骨中嗅觉系统占据了很大的空间,这说明暴龙具备卓越的嗅觉,可以凭借敏锐的味道感知捕获猎物。
见识了暴龙科家族巨型诸城暴龙的硬核实力,希望你能在暴龙家族的众多成员中认出巨型诸城暴龙独特的山东面孔。想来见识一下吗?山东博物馆“山东龙——穿越白垩纪”展览期待你与白垩纪霸主的相逢。
展览地点:山东博物馆三楼18号展厅。
据山东博物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