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0日 星期五 编辑:孔媛媛 组版:曾彦红 校对:丁安顺
C04
热点
记者 汪泷 通讯员 周广慧
济宁市任城区唐口街道坐落在古老的京杭大运河西畔,文化底蕴浓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孕育了唐口朴素的乡情民风。近年来,唐口中心小学坚持把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资源,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教育氛围,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让师生在审美中受到传统文化熏陶。
曲阜民宿串点成网,村头孵化“网红” “文化+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唐口中心小学书法活动。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打造诚信校园文化
今年暑假期间,唐口中心小学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尚德致远、笃学达智”为方向,以培养“诚信”传统文化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诚信”教育活动。
此次系列活动,学校以“唱、画、写、诵、演、玩”为载体,通过撰写书法、温习传统文化典籍、跟着老师体验剪纸技艺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从“诚信”教育里汲取滋养。
校长胡建坤介绍,今年以来,唐口中心小学充分利用橱窗、板报和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内营造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学校的文化墙随处可见,我们引经据典,将《论语》《三字经》等传统文化典籍中的名言警句写上墙,不仅营造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也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思想。”
今年,学校依托任城区全面推进的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示范点建设工作,结合唐口街道本土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了以“诚信”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胡建坤告诉记者,通过开展书法、绘画、剪纸等传统文化体验课程,在校园文化节上举办传统文化展演等,让学生在明理诚信的环境中,增强时时讲诚信,事事讲诚信的意识,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探索“学校+基地”
打造特色研学模式
众所周知,唐口街道的寺固堆二月古会,历经千年流传至今,其中商贩买卖的诚信品质得以传承与发展,是当今唐口经济繁荣的基石。唐口大流店村史馆是唐口历史发展的缩影,它记载了唐口历史的沧桑演变,又展现了唐口新农村建设的日新月异,更是对青少年“记住乡音,感恩先贤,热爱家乡”的教育研学基地。
为此,今年唐口中心小学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示范点的过程中,经过多方调研,结合唐口独有的文化资源,从学校实际出发,创设了“学校+基地”的研学模式,将“诚信文化育人建设”作为课程资源,通过课程引领、社团活动带动,德育基地实践体验,文化品位提升,打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全方位开展“诚信文化育人”的诺亚方舟。
胡建坤告诉记者,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示范点的推进过程中,学校多次组织教师团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线上教学研讨,在决定以“诚信文化”作为示范点的主题后,不定时的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文化基地研学实践,“在大流店村史馆,孩子们读背经典、学习乡史,老师们也借机引导孩子们读国学、习礼仪、懂感恩、爱家乡,让孩子们徜徉于国学经典的海洋中,探寻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的深厚魅力。”
“这次旅行出门比较急,没有提前预订住宿。没想到,到达鲁源新村后,村里在多数民宿已经被预订的情况下,通过内部自建的民宿管理网络很快协调出一栋符合我们要求的小院,真的很贴心。”日前,谈起这次有点出乎预料的订房体验,来自济南的游客王若琳说,今天的曲阜村庄不仅有文化、还很智能。
游客口中的民宿管理网络,是由尼山镇鲁源新村“民宿联盟”今年新搭建的、覆盖全村200多家民宿的一站式管理服务平台,“数字芯片”的植入,快速提升了全村民宿的管理和运营水平。
“因为毗邻尼山圣境,爆火的文化夜游激发出了旺盛的住宿需求,我们村也因为有着优质的住宿条件很快涌现出了200多家民宿,‘文旅饭’顺理成章地端上了手。”民宿联盟服务队队长孔凡玲直言,快速的发展也加速了阵痛期的到来。因为缺少经营经验,各民宿间的管理手段、营销方式、服务能力参差不齐,直接影响到了区域民宿的整体口碑,而以联盟化为基础的数字乡村建设成了最终的破题思路。
记者在鲁源新村智慧管理大厅看到,数字加持下,域内民宿除实现了分层统一定价、统一管理和房源统一调配,平台团队还会定期在各大民宿和旅游类App上发布房源信息、宣传小视频和满意度回访等,专业化的品牌推介和精细品控,让“鲁源民宿”得以抱起团来、提质聚力打市场。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对此,曲阜市在今年的乡村振兴工作中,不断尝试以“两创”为抓手,推动“文化+数字”对乡村振兴的深度赋能。
从乡村民宿到旅游演艺,从电子商务到直播带货,数字技术应用不仅带来了乡村文化旅游的新体验,也打开了地方特色文化产品和农副产品的新销路。在陵城镇,新启用没多久的曲阜电商“网红”直播孵化基地里热闹非常,“书香故里书画院”直播间内,一场书画大师现场创作的直播活动正在进行,挥毫泼墨间,主播耐心向网友讲解了书画中的曲阜文化特色,实现了经济和文化的双重收益,而像这样的直播间在基地内共有72个,取“孔门七十二贤”之意。
记者了解到,这一投资1.2亿元建设的基地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配有10000余平方米的物流仓库,现已进驻楷木雕刻、刻印、面塑、特色农产品等电商项目50多个。“我们专为进驻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免费的会议室、培训室、摄像棚以及产品线下展示等公共设施,实时发布政府电商政策及行业热点,同时免费提供电子商务培训及基础运营指导,让商家放心进驻、舒心工作、安心发展。”基地负责人孙兴华说,曲阜特色村、文化村、手艺村特别多,现在,这些闪光点正在网络上汇聚为“阜藏天下”的区域品牌,迸发激活乡村的旺盛生命力。
“网络流量不仅能够发光出彩、变现造富,更可以成为乡村发展的增量。”曲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芳表示,曲阜将围绕数字乡村建设目标,持续巩固创建成果,丰富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场景,逐步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数字乡村建设新路径。
(转载自《大众日报》2022年12月26日期)
文化速读
泰山学术论坛举办线上报告会
12月21日,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曲阜师范大学承办的泰山学术论坛——政治经济学名家系列报告会在线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辽宁大学等多所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和学生参加了会议。曲阜师大党委书记邢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曲阜师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刚主持开幕式。
济宁学院“两创”研讨会获省十佳
2022年山东社科论坛十佳研讨会、优秀研讨会评审结果公布,济宁学院承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理论探索与山东实践研讨会”被评为十佳研讨会。该研讨会是2022年度3场全省性大型研讨会之一,由山东省社科联主办,济宁学院、济宁市社科联、《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承办,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6位知名学者作主旨报告和专题发言。
“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二十五期开讲
12月25日晚上,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曲阜师范大学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喀什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洙泗书院、孟子书院承办的“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25期举行。本期由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陈岳担任主讲人,曲阜师范大学教授、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主任宋立林担任与谈人,孟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董丽担任主持人。
泗水两个项目获“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日前,泗水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心推荐的《乡村儒学讲堂》和《微爱·传承》项目,荣获山东省2022年“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济宁市共3个项目)。其中《乡村儒学讲堂》荣获山东省2022年“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山东省10个)。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