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镇“山水林田大会战”促乡村振兴工作开展
2022年12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虽然是寒冬腊月,然而走进枣庄市峄城区峨山镇大鲍水库田园综合体,只见这里水面碧波荡漾,河水清澈见底,亭台点缀其间,显得分外靓丽。夕阳西下两岸群众纷纷前来,在明亮的路灯下,有的跳起了广场舞,有的放声歌唱,有的啦起家长里短......村民们高兴地说,美好的环境是镇党委政府持续开展“山水林田大会战”结果。自“山水林田大会战”工作部署以来,峨山镇高度重视,积极筹划,坚持科学谋划、务实推进、协调联动,对生态资源全要素综合设计,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全镇“山水林田”生命共同体系统性建设全面铺开。
  峨山镇将“山水林田大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动“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作为提升镇域环境的有利契机。镇里根据不同村的资源条件,按照“突出地方特色、生态田园村庄、宜居宜业宜游”定位,对村庄环境、绿地、景观、产业进行一体式规划,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愿望最强烈的方面入手,大力推进道路硬化、无害化厕所改造、乡村污水处理、绿化亮化提升等工程建设。突出“一山一水一城”主线,一山就是寨山,一水就是大鲍水库,一城就是二疏城遗址。以省、市、区美丽乡村示范村和“一事一议”连片治理为引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形成规模带动效应,实现美丽“三连环”,做到“每村一套图、全镇一盘棋”。坚持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花则花,突出“加高、加密、加绿、加彩、加花”的特色,精心布局,点缀应季花卉,科学规划实施一村一品绿化特色村工程。同时采取灌木、乔木相搭配的形式,累计对郯薛路206国道峨山段栽植绿化苗木75万余株,拆违补绿8万余平方。针对沿街商户与道路间距较大的区域,铺设1.5米人行道加2米绿化带,在镇驻地采用0.5米绿化带。镇里还围绕三线、七面、十二点的提升,累计投入资金4100余万元,硬化道路21公里,拆除违规广告牌1100余处、违章搭建900余处,清理公共空间7000余平方,划设停车位480个,完成道路标识标志30处,完成了7个节点打造。投资106万元,在大官至后马寨段,设计安装市电供路灯204盏。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同时抓好寨山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该项目位于省道郯兰线北侧、岚曹高速东南侧,以寨山为中心,共4平方公里,涉及仙桥、西马寨、后马寨等村。由于寨山小流域内5°-15°大块地和水平梯田较多,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利用效果较差、经济效益不明显,为此实施寨山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该项目从小流域水土流失特点、土地资源、地表水资源等自然生态条件出发,按照科学治理,保护、开发和有效利用水土资源的原则,通过改变流域内的土地利用结构,低标准梯田修整为水平梯田,增加项目区的植被覆盖率等措施,改善生产条件,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和当地农民收入。项目计划总投资200.79万元,其中省财政补助资金200万元。治理面积4平方公里,其中整修梯田227.04公顷;经济林整修100.95公顷;新增经济林3公顷;新增水保林6.73公顷;封禁补植62.28公顷;新建蓄水池2座;整修排水沟130m。该流域经过治理后,粮食产量和林果产量将大大增加,预计每年水平梯田每亩增收粮食200公斤,亩均增加收益400元,累计增加经济收益2724.5万元;水蚀坡林地亩均每年增收500元,累计增加收益934.2万元;效益计算期内补植、新增水保林增加木材蓄积量6.23万立方米,治理程度达到97.50%,林草覆盖率20.12%。   (李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