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二号、三号卫星成功发射
太空“齐鲁星团”已有四位成员,计划2025年完成一期10颗碳卫星组网
2023年01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月15日11时14分,随着巨大的轰鸣声,矗立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架上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腾空而起。以“一箭十四星”发射方式,顺利将齐鲁二号、三号卫星等14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记者 郭春雨        

我国首个激光通信
互联遥感小卫星星座

  这是齐鲁卫星星座第二次发射,齐鲁卫星二号、三号与已经太空出差20个月的齐鲁一号、齐鲁四号卫星顺利会师。至此,一期4颗遥感卫星正式组网运行。这标志着山东省初步建成自主可控的遥感卫星基础设施,也是我国第一个基于激光通信互联的遥感小卫星星座。
  记者从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获悉,与此前发射的齐鲁一号遥感雷达卫星不同,此次升空的齐鲁二号、三号卫星都是光学卫星。其中,齐鲁三号是宽幅光学卫星,重量189千克,幅宽达到120公里,一次照相可覆盖一个地级市,适合大范围寻找目标;齐鲁二号是高分敏捷卫星,重量186千克,分辨率最高可达0.7米,能够准确识别地面上的行车线,用于细微的观测。
  “这是我国首个激光通信互联遥感小卫星星座。”山东产研卫星信息技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贺杰表示,以前发射卫星就像放风筝,和地面单线联系,卫星间互不通话。齐鲁卫星在研制之初就运用了激光星间链路技术,具备星上智能处理和激光通信能力。此次两颗卫星升空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寻找齐鲁一号卫星并实现“握手”。组网运行后,卫星之间可以搭配工作,普查粗看用三号卫星,详查细看用二号卫星,如果遇到光照不好或者恶劣天气,用一号卫星,四号卫星则是“自由人”,它们更高效地完成星间协同任务,多种载荷类型、多种工作模式相互补充,形成强大的综合对地观测能力。数据的采集、传输、成像水平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齐鲁二号和齐鲁三号入轨以后,将与在轨运行的齐鲁一号实现星间组网,标志着齐鲁卫星星座基本建成。齐鲁卫星星座是国内采用“天基互联+遥感小卫星”创新应用模式的首次尝试,填补了山东省自有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空白。
  齐鲁一号、四号卫星在轨运行一年多来,卫星运行状态良好。本次成功发射的齐鲁二号和齐鲁三号卫星与齐鲁一号组网后,将主要用于国土资源、农业林业、环保监测、交通运输、防灾减灾等领域的对地观测,致力于服务山东省的空天信息产业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工程。
整流罩上展示出“山东”
和“济南起步区”字样

  本次发射火箭的整流罩上展示出“山东”和“济南起步区”字样。为贯彻国家“双碳”战略和目标,山东产研院联合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共同开展面向重点企业和园区碳排放监测的碳卫星星座建设。作为济南起步区新空间科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计划2025年完成一期10颗碳卫星组网,具备对全球10000个重点目标进行高精度碳排放监测。面向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需求,基于全市场化方案,山东产研院还将建设由2颗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和2颗高分辨率雷达卫星构成的齐鲁—黄河卫星星座,有效拓展现有在轨卫星数据源和应用能力。
  齐鲁卫星一号至四号、农业卫星星座、碳卫星星座、黄河卫星星座全部建成后,齐鲁卫星星座将具备完整的空间对地观测能力,对于国家在未来开展以天基资源共享及网络化服务体系构建为目标的快速响应星座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