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藻为啥会发光?原来是想吓跑“敌人”
2023年03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显微镜下的夜光藻
     夜光藻是浮游甲藻的一种,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近岸水域,属于常见藻类。
  我国常见的是红色夜光藻,暴发红色夜光藻的海域,白天看上去会泛淡红色,这是它的伴生藻类引起的。红色夜光藻本身没有色素体,它是一种异养生物(非光合作用),通过吞噬浮游生物、硅藻、其他甲藻、鱼卵和细菌为生。
  夜光藻长着圆球形的身体,高度囊泡化,有一个能轻微活动的触手,能将外界小型浮游植物或有机颗粒送入胞口内,在细胞内形成食物泡进行消化。
  它们个头较小,其细胞直径为0.15至2毫米,在白天,人们用肉眼也能发现它们的存在。
  夜光藻为什么能发光?这其实是一种保护机制,它的天敌是桡足类节肢动物,突然发光可以吓退它们,或者用光线把更大的动物引来,先把桡足类动物吃掉。
  目前已知的生物发光体系发光机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荧光素—荧光素酶体系,另一类是由Ca2+触发发光蛋白机制。夜光藻的发光机制属于前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