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封禅真宗造假 天书观何来天书
——岱庙铁塔与天书观的前世今生
2023年04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泰安岱庙铁塔。
     泰安岱庙铁塔,往往被游人忽略。铁塔位于岱庙之西北隅,坐落于一八边形大散水台基之上。而实际上铁塔原来并不在岱庙,而是在天书观内。那么,铁塔和天书观是因何而建,又有哪些故事?

  □孙晓明

命运多舛的铁塔
  铁塔铸造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八月,为泰山碧霞元君的信徒所捐赠。信徒主要来自河南省西北部的怀庆、开封二府。铁塔的铸造地在怀庆府武陟县,工匠则来自怀庆府河内县。铸成东运,落成于泰安天书观。中国七大古铁塔,只此一座属于道教。铁塔命运多舛,1937年12月24日至25日期间,侵华日军飞机轰炸泰安城,天书观被毁,铁塔也难逃厄运,被炸掉九层。1973年,泰安市文保部门将残塔移于岱庙保存。
  铁塔坐于石雕须弥座之上。现存高度2.8米,含石雕基座总高为3.83米。残塔现存下部四层,即一层塔座和三层塔体,每边长0.85米,每层高0.6米至0.9米。据估计原高为11米—12米。塔为八角十三层,外覆铁壁,内衬青砖。铁壁厚2-3厘米。塔身分层铸造,而后套合。塔身遍铸铭文,内容包括捐款者、工匠、组织者等,清晰可辨者4649人次。塔身第三层,南、东、西三面各开一拱形门,高0.5米、宽0.3米,拱形门并有饰纹。唯北面无门。
  铁塔铸造形象简洁明快,做工并不精细,范缝也不整齐。结构采用砖芯外包铁壳的形式,是目前所知中国现存最早的砖芯铁壳塔。泰安铁塔见证了泰山碧霞元君(民间称泰山老奶奶)信仰在明嘉靖年间的流行程度,也是碧霞元君信仰传播至中原腹地的重要佐证。
天书观为封禅而建
  当年安放铁塔的泰城天书观,位于古泰安城之“州城西隅”“汶阳桥北”,也就是现在华侨大厦、奈河以西30米,东岳大街以南的位置。新中国成立后泰安县植物油厂建在湮灭的天书观遗址上。天书观原名乾元观,宋大中祥符年间改名“天书观”,明正德年间内建“元君殿”“碧霞元君祠”。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天书观这个地方有着悠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却一直被忽视。20世纪80年代全国文物普查时,遗址类物件没有被划归到文物的行列,这处文物搁置下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文物类型品种大大丰富,天书观遗址名列其中,并且在遗址范围建起公园,设立了遗址介绍石牌和遗存醴泉简介标识。
  天书观是宋真宗为泰山封禅而建。
  据史料记载,宋真宗为了前往泰山封禅,需要有祥瑞出世,宋真宗向王钦若询问,王钦若向真宗建议:“天瑞安可必得?前代盖有以人力为之者。惟人主深信而崇奉之,以明示天下,则与天瑞无异也。”但宋真宗还是很犹豫。之后去密阁找来龙图阁直学士杜镐侧面询问:“古所谓河出图,洛出书,果何事邪?”杜镐并没有揣测到圣意,漫不经心回答道:“圣人以神道设教耳。”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按序应是景德五年,因后来的天书事件,故改元大中祥符),宋真宗下决心封禅泰山,假造祥符,诏令改元。正月乙丑宋真宗下令召集王钦若等大臣,于朝元殿开御前会议。宋真宗说:“朕去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日夜将半,方就寝,忽室中光曜,见神人星冠、绛衣,告曰:来月三日,宜于正殿建黄籙道场一月,将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朕竦然起对,已复无见,命笔识之。自十二月朔,即斋戒于朝元殿,建道场以伫神贶。”后来皇城司奏报,“左承天门屋南角有黄帛曳鸱尾上,帛长二丈许,缄物如书卷,裹以青缕三道,封处有字隐隐,盖神人所谓天降之书”。据称帝帛上有文曰:“赵受命,兴于宋,付于恒。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这样,封禅泰山已成定局。
  当年,宋真宗“准备”封禅泰山时,泰安“突然”有灵泉涌出,这就是这里的“醴泉”。宋真宗命令人在泉上建了一座亭子,取名为灵液亭。过了几天,灵液亭边又“突降”天书,宋真宗大喜,封禅的时机终于到来了,后来他令“泰山灵液亭北,降天书之地建殿”,这便是天书观及天贶殿的最早由来。
  天书观在宋真宗时期初具规模,后来到了明朝,又在此建了碧霞元君殿、九莲殿、智上殿等。明朝万历和崇祯皇帝把自己母亲——两位皇太后化身的九莲菩萨和智上菩萨神像,分别安置于天书观碧霞元君殿后面的九莲殿和智上殿内。九莲菩萨,现供于泰山红门宫。据说,现在岱庙天贶殿牌匾上的名字就是原来天书观天贶殿的名字,岱庙现天贶殿原来叫“峻极殿”。九莲菩萨和智上菩萨神像后来移至泰城灵应宫,最后安置到了泰山红门宫和斗母宫中。
封禅之后的闹剧
  天书封祀成为宋真宗以福利和官职的形式收买官员和举子的渠道。宋真宗以庆贺天书降世为由,先后创设了诸如天庆节等五个官方节日。而这些节日的直接受惠者就是各级官吏。他们不但可以休假五天,皇宫赐宴,还会有升官加薪的机会。节日当晚,京师张灯结彩一整夜,官员彻夜狂饮。除了这些短期的福利之外,最大的动力还在于天书封祀的背后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实实在在的利益。
  为了庆祝天庆节,宋真宗命人在京师和地方建了一大批官办宫观。这就需要朝廷任命相应的官员负责管理,这就养了一批领俸禄但不必赴任办事的官员。于是,宫观官在宋真宗以后成为官僚队伍中一个特殊体系。宋真宗的意图就是将庞大的官僚体系便成君王意志的执行者。献颂得第就是宋真宗为天书事件增大影响力和招揽官吏所开的特例。除了正常的礼部考试之外,真宗专门为各地献颂的举子,举行过四次赐第中举的活动,大词人柳永就曾多次参加。这就是真宗朝出现有宋以来官员人数第一个高峰的原因。内外官员达到了两万四千人,这还不包括数十万名各级胥吏。
  伪造天书、竞献祥瑞成为高层党争和权力争斗的工具。最早向宋真宗提议策划天书骗局的大臣王钦若,原本是想借机会制造皇帝与宰相寇准的矛盾,打压这个政治对手。两人正是真宗朝南北方党争的最初代表。身为陕西人出身的寇准尤其看不上像江西的王钦若这种只会阿谀奉承的“南方下国人”。
  寇准看到王钦若策划的天书降世事件,讨了皇帝欢心,掌握了话语权。于是,自己也联合永兴军节度使朱能和宦官周怀政,伪造了一次天书。却被南方派的丁谓揪住了小辫子。丁谓与刘皇后联手,揭发了寇准的永兴天书真相。结果,伪造天书的一干人等或处死,或流放。寇准虽没有被问罪,最终也被罢免了宰相之职。
  宋真宗的天书事件最终沦为南北方党争和高层权力争夺的工具,正式开启了北宋党争历史的先河。这才有后来仁宗朝在景祐年间发生在范仲淹与吕夷简之间的景祐党争。
  当然,宋真宗的天书事件之所以能够形成全国热潮,还有当时的道教文化加持。随着官方对天书事件的宣传和各地道场祭祀活动的举办、玉清观等宫观的大肆营建,民间的道教文化开始盛行。宋真宗通过宗教将祥瑞灌输给民众,从而建立起了一道君权神授的观念之墙,稳固而持久。推崇道教也成为宋真宗的君王特色,就连庙号也与此有关,因为唐宋时期称仙为“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