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女娲”如何“化生万物”?
——从安丘董家庄汉墓伏羲女娲像说起
2023年04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图①
  图②
     今年三月份,国家博物馆官网发布了一百幅高清文物图,压轴文物是新疆唐墓出土黄绢画《伏羲女娲像》。这件绢画五年前就入选央视《国家宝藏》节目的国宝名单,当然称得上精妙。但是若单论伏羲女娲图像,咱们就不得不说一说安丘董家庄汉墓中出土的两块画像石。其表现伏羲女娲人首鳞身蛇躯交尾媾和状态,格外引人注目。

  □张漱耳

 位置:
最前开端,最后收尾

  董家庄汉墓是在1959年冬,安丘举全县之力修建牟山水库时于董家庄发现的大型汉墓。墓长14米,宽9米,纯用青石造,有墓门、前室、中室和后室(中隔间为东西两室),以及侧室、厕所等。总计石块224块(含断石),其中103块刻有画像,分布在墓道封口石、墓门、墓室四壁及顶部、立柱石上。两幅《伏羲女娲像》则分别居前室和后室的封顶石。
  第一幅(见图①)所在的封顶石东西走向,总长461厘米,南北宽115厘米,刻有3幅图,伏羲女娲像为最东第1图,第2图和第3图雕刻雷公云中出行和祥禽瑞兽。推论雷公紧随伏羲女娲出场占据第二,源于古人常把一些自然现象归因于自然神灵作用,如打雷是雷公所致、下雨为雨神操纵,让其居于阴阳神之下,配合实现四时合度,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幅在后墓室西间(亦称四墓室)的封顶石,已断为两块。南北走向,南北长236厘米,东西宽88厘米,也是3幅画面,由南向北依次雕刻伏羲女娲(见图②)、二龙交缠和柿蒂图案。
  这显出了一个疑点,占三分之一强的伏羲女娲图排在最南面不合情理。从墓室建造整体考虑,此图应放最北边,预示完美收官。那是不是复原时出错了呢?
  请教识者,认为此说恐难成立。查当年的发掘简报,发表有迁移之前制作的前室顶部的整体拓片。其中伏羲女娲一石的次序就是如此,但不影响伏羲女娲像作为墓室最后一图来理解,毕竟它处在最后一块封顶石上,另两图都属于它的陪衬。虽然墓葬内的画像往往有一定的顺序,但安丘董家庄墓比较特殊。今为纽约大学古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的曾蓝莹女士二十多年前即有长文研究该墓,她认为董家庄墓用了很多预制件拼装,故没有显示出严密的图像程序。
 内涵:
有始有终,万物轮转

  将伏羲女娲像置于墓室首尾两端的封顶石,自有其丰富内涵,契合墓主人思想。
  伏羲,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等,后世追奉他为青帝、太昊,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男神。女娲,传说她抟黄土造人、化生万物,汉人称她“古之神圣女”。
  伏羲女娲的故事,汉代结构尚不完整,现在流行的版本是:传说伏羲女娲本是兄妹,远古洪水滔天,一切皆被淹没,世上只剩兄妹伏羲女娲。洪水退后,荒无人烟,满目苍凉。伏羲同妹商量肉体结合繁衍后代。女娲初不同意,最后决定占卜问天。于是双双登上昆仑山,燃起了距离很远的两堆篝火,虔诚祷告:“上天同意兄妹媾和,两堆篝火点燃后升腾的烟雾就缠绕一起,不然各自散开。”没想到,两股烟雾升天马上融在一起了,从而确信结婚是天意。于是兄妹成了人类再生的第一对夫妻。二人结婚后,繁衍了男女,人类才实现了再传。中华始祖神这一故事,近似西方亚当和夏娃传说。
  汉朝的人们在上古神话的影响下,形成了生死轮回和万物生生不息的观念,认为人死后到另外一个世界,也能跟生前一样生活,陵墓就相当于另一个世界的房子,即所谓的“阴宅”。其思想意识里,阴和阳是天地万物的化生渊源,人的躯体和生命就是禀赋天地阴阳二气生成的。天地人间一切变化全部源于阴阳两气消长变化,即“阴阳两气生四时,四时化生万物”也。这原本很抽象的阴阳两气,自然非常需要赋予形象的表达,最佳的办法就是在阴宅表达内涵。于是伏羲女娲的图像便一个作为阳气的形象符号,一个作为阴气的形象符号,频频在汉朝富裕人家墓穴中出现。
  正是在阴阳两气观念支配之下,董家庄汉墓主人指使雕刻了两幅交尾图像,分别置入墓室开端和结尾,暗示生命的有始有终,万物的反复轮转,来保自己在另一个世界仍然安享荣华富贵。当然了,这只是他们主观幻想。
 形态:
人首鳞身,蛇躯交尾

  伏羲女娲的故事系华夏上古神话,所以表现在雕刻艺术上也必然是虚实兼之的。董家庄汉墓这两幅画像石浪漫与现实的构图意境相当美妙。
  主题突出。前墓室第一幅:伏羲女娲男左女右,像雕刻于画图中间;后墓室那幅伏羲女娲位置互换,整体位居稍微偏左的画面,显然皆是遵循了相同体裁不能完全一样的创作理念,稍作微调所致。也不排除阴间会按男右女左排序,墓室阴阳要素都要俱全考虑。
  组合颇佳。两幅均首尾通头,伏羲上身微粗,蛇体下身略细;女娲与之正好相反,伏羲上身粗,预示身体健硕,女娲上身纤细,预示女性之美,下体见粗,预示她要受孕抚育生命,需要伟大一些。
  缠绕优美。整体上第一幅图瞬间感觉到的,是其以优美曲线体现蛇尾缠绕相交。然后根据习惯,进入艺术细节欣赏:可以发现很关键的道具:伏羲手里持矩,代表着方;女娲手里持V形物,那是规,代表着圆。寓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图中规和矩都雕刻得十分清楚。天圆地方,是古代人们对宇宙的看法。
  还可看见,其蛇尾下身相交三次,细长松散,并非常见的首尾紧紧结合的状态,似有超越肉体欲望的意味……在第二幅图中,又可发现,伏羲似手持一男小人,女娲似持女小人。各自持人迄今未见著录。寓意可能是他们的造人成果。你还可以看见,他们的蛇尾下身相交二次,蛇尾由粗到细而且内勾……
  显然,董家庄汉墓里的两幅伏羲女娲像是要通过呈现蛇身交尾状态,表达生命繁衍和男女之间的阴阳互补关系。人首鳞身蛇躯源自上古神话。至于他们为什么被赋予蛇躯?我们可以尝试着解读:先民可能认为,自然界中的蛇,能够冬眠、蜕皮、出蛰、复活……年年岁岁,周而复始。这个习性切合生生死轮回。
  蛇身交尾状态可能也是两幅画像的最特异之点。有趣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医学和科学家发现,人类生物遗传基因——脱氧核糖核酸,即DNA遗传密码,微观观察与伏羲女娲交尾图中的螺旋式体态惊人的相似,被称交尾双螺旋结构图。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社会科学》杂志试刊号上,杂志首页插图即神秘的“伏羲女娲图”,并题名为“化生万物”,一时间引发人们对于生命来源的追寻思考。
  山东汉墓目前所见的数例伏羲、女娲像,似乎都不同于董家庄汉墓。比如1954年梁山(现东平)后银山汉墓费县垛庄出土一块东汉画像石,还有邹城峄山镇出土的汉画像石、滕州马王村出土西汉晚期画像石等,这数例伏羲女娲像,要么过于简单,要么分开,要么变体,要么是与他神混杂游离了主题,似乎都不如董家庄汉墓更有特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