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产业发展集团
开局冲刺,实现首季“开门红”
2023年04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上接B01版)张成起坦言,在未加入金乡县小张庄白梨瓜专业合作社之前,自家种了2亩多地,每到白梨瓜收获季虽内心喜悦却也最为头疼。由于没销路,济宁大集市场的好位置便成为诸多农户抢占的热门。为此,他需提前一天拉着满车的白梨瓜到达,占到位置后,晚上就地打地铺守着摊位。纵使如此艰辛,但销售情况并非次次令人满意。
  “现在只用专心种,成熟了他们统一收,统一卖,卖完再分红。”张成起说,自加入合作社后,自己安心了不少。合作社提供的种苗不仅产量高,价格还能卖上去,一亩地净利润可达2万元,是过去收入的好几倍。不仅如此,在合作社的技术支持下,种植实现水肥一体化,种植效率得到提升,种植土地也从最初的2亩多增加至6亩地。
  除了如张成起一般的合作社社员外,还有一批可在合作社基地内靠劳作打工的村民。“现在,在这里按天算钱,一天100块,干满一个月能有三千元。”谈及如今的变化,正打包白梨瓜的村民李焕云侃侃而谈。她表示,如今的“工作”与干自家农活无异,干起活来得心应手也带劲,平时还能有零散时间照顾家人、兼顾自家农田,日子越过越红火。
打造高品质白梨瓜
线上线下供不应求

  无论是种植户张成起,还是“打工人”李焕云,他们均为金乡县小张庄白梨瓜专业合作社内的一个缩影。
  “目前我们有种植社员144名,瓜棚干活的村民有40余名。”金乡县小张庄白梨瓜专业合作副理事长李亚南说,成立合作社即形成合力走白梨瓜品质品牌之路。
  “当时几乎每家每户都在种瓜,但是没有市场、没有客源,真不容易。”李亚南回忆称,曾从事农资行业的他,深知农户之苦。2005年,有了想为瓜农拓展销售路径的想法后,他与亲戚几人一拍即合,成立了合伙企业用于收瓜、销售。2009年成立了金乡县小张庄白梨瓜专业合作社。随着白梨瓜市场的畅销,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种瓜行列之中,品种“五花八门”、品质千差万别,其中一款早熟瓜虽上市早却口感不佳,一时间,让白梨瓜价格受损骤跌,近乎“白菜价”。
  收不到口感佳“好瓜”的李亚南与合伙人,又动起了自己种品质瓜的想法。“农户看到种品质瓜的好处了,自然后会跟着种。”李亚南称,有了想法后,他与合伙人一同前往潍坊等地学习种植技术,2012年开始了30亩地的吊蔓栽培种植,品种则选择口感纯正的白梨瓜。技术的提升使产量得到大提升,从一亩产3000斤,提升至8000到10000斤,其口感更是受到了市场认可,价格达12元/斤。2020年4月,合作社“胡集小张庄”品牌入选山东省知名农产品企业品牌。如今,种植基地也从最初的30亩,拓展为260亩。
  而在小张庄白梨瓜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胡集镇不少村庄也开始逐步种植白梨瓜,陆续成立白梨瓜生产合作社,东风白梨瓜专业合作社即是其中之一。“我们合作社是2012年成立的。”东风白梨瓜专业合作社法人刘海涛介绍,在销售路径方面,除线下销售外,电商平台销售亦是重要途径,平台一日最高可达一万单,远销全国各地。
  不仅如此,他更是开始尝试直播带货,拓展销路。“从种植开始我们就一直在直播,待粉丝量上来我们就开始直播销售。”刘海涛说。
标准化生产小甜瓜
兴了产业富了百姓

  产业要想做大,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必不可少。
  2020年5月,在胡集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以金乡县小张庄白梨瓜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成立了“胡集白梨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合作社以自愿联合、民主管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下,组建成立,为发展壮大胡集白梨瓜特色产业而共同努力。
  为了推动白梨瓜产业的标准化生产,胡集镇通过初具规模“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将白梨瓜作为主导产业发展,全镇发展白梨瓜1.5万亩,成立白梨瓜生产合作社26家。并在此基础上,投资1000万元建设了500亩高标准白梨瓜示范园基地。
  而依托“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运营模式,成员人均纯收入28600元,比同业非成员农民收入增长38.6%,良好的经济效益,带动非成员农户近2000户。
  “今年年初,我们成立了胡集镇白梨瓜产业党建联盟,统一销售,整合拳头发力,改变单打独斗的形式。”胡集镇白梨瓜产业党建联盟负责人孙向明介绍,胡集白梨瓜产品销往北京、沈阳、石家庄、济南等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及周边县市区建立销售网点60余处,与200多家客商建立了长期友好的供销合作关系。
  除了种植白梨瓜外,胡集镇还发展种植青瓜、博洋系列羊角蜜、哈密瓜等甜瓜新品种。从而带动了全镇甜瓜种植面积的大幅度增加。甜瓜已然成为胡集镇农民增收的一大特色支柱产业。
  而谈及未来,孙向明直言联盟亦有新计划。“我们计划在张辛庄成立一个销售市场,将外来电商集中在这进行集中销售。”孙向明说,销售市场的建立可使瓜价格更透明,避免百姓经济受损。
  村民查看梨瓜长势。
电商技能培训 赋能乡村振兴
送法进校园 呵护青少年
  本报济宁4月24日讯(通讯员 朱娇曼 徐瑞阳) 今年以来,济宁高新产业发展集团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抢抓时机、聚焦时限,全力以赴汇聚强劲发展之力,优化高新区产业布局、要素保障、营商环境,以“开局精彩”带动“全年精彩”,全力以赴实现首季“开门红”。
  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济宁国际高端装备产业城现有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目前,展示运营中心办公区域精装及市政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已完成,展厅精装接近尾声。做好基础零部件共享加工园区项目前期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基础建设条件。
  高效落实要素保障。做好财务工作,对接联储证券、中国和平集团商讨融资方案,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通过加强与银行的政策性合作,力争解决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助推集团公司经营高质量发展。
  持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以抓实意识形态工作为抓手,提高干部执行力及廉洁意识。开展“解决思想大讨论活动”,在学习中借鉴先进经验,为高新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落实“日调度、周盘点、月总结”工作机制,提升干部执行力,组织开展廉政谈话、参观高新廉政教育展馆,以反面典型为镜鉴,筑牢廉洁自律防线。积极对接省级、市级媒体,多维度提升对外宣传影响力。
  今年以来,济宁高新产业发展集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以赴推动产业城项目早开工、早落地、早达效,以“项目增速强发展”书写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报济宁4月25日讯(通讯员 任海东) 4月22日,曲阜陵城镇开展“抖音直播带货从0到1”专题培训。此次培训旨在推动乡村新媒体产业链的发展,为创新创业赋能。
  曲阜市陵城镇将依托“骑手之家”“红帆驿站”平台,不断完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站点”建设,努力让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发挥更大价值。

  本报济宁4月24日讯(通讯员 韩晴) 近日,兖州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未检检察官陈瑞彦走进兖州区第十五中学,为全体学生开展“防微杜渐 争做好少年”讲座。
  未检检察官循循善诱,积极互动,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讲解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及青少年犯罪的危害等。通过本次讲座,增强了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