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教授给潍坊古籍保护“支招”
古籍联展展品最早可追溯至400年前
2023年08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来自全省十六地市的古籍相关工作人员在欣赏潍坊的古籍。
     记者 吴昊
  8月20日,典籍里的潍坊——“汲古润今传文脉 取精用宏续华章”潍坊市古籍保护工作十五周年展暨“江流万古 文润千年”潍坊市珍贵古籍联展在潍坊市图书馆举办,联展中的展品据悉最早可追溯至400年前。同日,2023年度山东省古籍保护工作会议暨古籍保护培训班在潍坊市成功举办,山大文学院院长杜泽逊进行了专题培训。
  首次从县市区征调古籍
嘉靖三十八年古籍现身

  典籍里的潍坊——“汲古润今传文脉 取精用宏续华章”潍坊市古籍保护工作十五周年展暨“江流万古 文润千年”潍坊市珍贵古籍联展从普查、修复、培训、展示、研究、利用、管理等七个方面入手,全面展示了潍坊古籍保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充分将地方历史典籍与地理风貌、人文风情相结合,深入挖掘潍坊历史文化遗迹的时代价值,促进古籍的活化与利用,真正做到“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此次展览被安排在潍坊市图书馆4楼尼山书院对面的展厅。展览期间,只要有市民来到4楼,就会有专门的保安为市民指引前往展览的具体位置。展览现场书香飘逸,来自全市各地的珍贵古籍被整齐摆放在展柜里,图书馆配备了专业的工作人员为市民进行讲解。
  由于开展当天刚好是周末,有不少家长带自己的孩子来参观,市民步女士就是其中之一。“我家孩子14岁了,很喜欢传统文化,希望她能接受熏陶,感受咱们潍坊的文化魅力。”步女士说,她最感兴趣的古籍就是那些老潍县家族的家谱。来自青州的朱女士是一位古籍文化深度爱好者,此次为了能参观这次展览,专门从青州来到了潍坊。朱女士表示,能看到这么多古代真迹她感到很震撼,最令她印象深刻的就是一本来自400多年前明嘉靖三十八年的徐祯卿刻本诗纪,“保存得特别完整,看到它的那一刻感觉在跟古人进行对话一般。”朱女士说。
  据悉,此次潍坊市古籍保护工作十五周年展暨潍坊市珍贵古籍联展收获了来自全市乃至全省各地古籍文化工作者的称赞与支持。此次展览吸引了各地的古籍爱好者和古籍文化工作者相聚于此,让潍坊再一次凭借自己丰厚且优质的传统文化底蕴大放异彩。
  对此,潍坊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表示:“这是潍坊市自建国以来第一次从各县市区征调古籍,每个地方都提供了至少4份的古籍藏品,每一份古籍都是由各县市区图书馆或博物馆的馆长亲自送来的。能举办这样的展览,离不开省古籍保护工作人员的支持,离不开我们全市文旅系统工作人员的努力,这是我们所有人团结一致、不断进步之后的结果。”
  据了解,此次展览经过多方严谨考证,以潍坊地理文化和历史典籍为基点,充分结合不同地区文旅经济的发展状况,向每一位来参展的人展示了潍坊各个地区不同的优秀文化历史,为未来潍坊的文旅发展添砖加瓦。
山大教授来潍支招
古籍国家级证书发布

  在山东省古籍保护工作会议会上,颁发了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证书及第五批《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证书,通报表扬了2022年度山东省古籍保护突出贡献单位和个人,此外还特别邀请山东大学讲席教授、文学院院长、文化传播学院院长、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杜泽逊进行专题培训。杜教授以“《四库全书》纂修与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与延续”为题,从类书与丛书的区别着手,阐述了《四库全书》的性质,详细介绍了纂修《四库全书》的原因及重要人物,评价了《四库全书》的历史地位,阐述了新时代多元一体化文化格局的延续及发展。
  刘显世馆长回顾了去年会议以来山东省古籍保护工作取得的新进展,并从全面加强古籍管理、夯实普查工作基础、扎实推进古籍修复工作、联动开展宣传推广、切实加强人才培养、持续强化整理研究、加大开发利用力度七个方面对下半年山东省古籍保护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