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以来,山东多所高校陆续开学。挖掘山东教育好新闻,讲述山东教育好故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教育新闻事业部联合果然视频中心、壹点内容中心、地方事业部、双微编辑部推出“上‘新’季·2023山东高校新生开学系列融媒策划”。记者深入高校迎新现场,通过现场直播、文字报道、视频报道等形式全方位展现了一个个来自山东教育的温情故事。此间,在各大互联网平台制造了30个热搜热榜,全网点击超4亿。
发挥新闻专业性,主动做策划
短视频的竞争同样是新闻的竞争,短视频的生产同样要遵循新闻的原则。
在本次“开学季”系列报道中,所有的热搜都不是偶然的,都有记者主动作为的因素在其中。
在开学季报道中,虽然都是新生报到现场抓新闻,但一半的工作其实都做在开学前,提前摸底、提前采访。教育新闻部记者充分发挥深耕行业的优势,在高校开学之前,提前联系高校、摸底新闻热点、与学校提前沟通,有针对性的寻找新闻热点。对于各个高校的开学报道都做到有的放矢。比如,《山东中医药大学喜迎新生:七代中医世家的第八代传人大学报到》这个热搜,线索就是记者提前与学校沟通的时候发现的,也是聊天中发现了7代中医世家这个新闻点,头一天晚上就已经采访成稿,也为第二天视频尽快成稿做了准备。
此外,记者自身的新闻专业性,也让我们在公共新闻中挖掘出独家新闻。潍坊医学院新生开学报道《同年同月同日生同专业同班同宿舍》是今年开学季第一个上热搜的短视频,最高到微博全网热搜第5位。这个新闻就是在学校为过生日的同学送蛋糕的公共新闻中,记者发现的独家。《山东女子学院女性学专业首迎男同学》列全国热搜榜第2位,全网阅读量突破1亿,这也是记者现场挖掘的独家新闻。
在本次开学报到中,还有多个热搜是齐鲁晚报与学校一起策划的,比如《大学新生报到,一下子来了8个王浩,“王浩” 们的烦恼谁能懂》,登上多个城市的热搜榜第一名。早在学校开学一周前,记者就已经结合学校的新生大数据,与学校进行沟通,提前做了相关策划。
同题新闻竞争,要准,更要快
大学开学报道是一个新闻的大战场,每个高校开学都有十几家甚至二十几家媒体现场采访。截至目前,在开学报道中,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几乎都抢占了重点新闻的热搜榜。这离不开同题新闻报道中的两个原则,一个是新闻点要把握得更准,一个是新闻生产要最快。
以山东中医药大学开学报道为例,齐鲁晚报当天一天推出多个热搜,几乎都是公共新闻。齐鲁晚报教育记者团队是所有媒体中最早抵达学校的,争取每个线索都是第一时间采访。现场采访现场剪视频,采完一个剪辑一个,在上午其他媒体采访完还没返回单位的时候,齐鲁晚报记者现场剪辑的视频已经发布,先行抢占了热点。当其他媒体稿件发布的时候,齐鲁晚报的新闻已经上了热搜。
抓新闻要准、要快,还体现在开学季其他热搜新闻的创作中,《山东小伙骑行600公里到大学报到》《大学生拿1.2万奖学金给村里修路》两个新闻都是学校首先在互联网平台上发布的公共新闻,齐鲁晚报记者以敏锐的新闻嗅觉第一时间跟进采访,并迅速成稿及时发布,都迅速登上了热搜榜。
各部门紧密配合,助推热搜扎堆
在今年的开学报道中,齐鲁晚报团队优势充分展现。一是记者团队的分工协作,二是采编部门的通力合作。
在今年迎新报道中,现场直播、记者采访同时进行,直播中发现线索后,前方记者及时沟通。做到了抓住每一个线索,并将每一个线索挖深、挖透。
在齐鲁工业大学迎新现场,由于媒体过多,采访环节的同行相互干扰很大,相反直播团队在直播中受到干扰较小,往往能挖掘出更多亮点,两路记者相互沟通,补充采访,在群采中保证了新闻的独特性。
采编部门的通力配合也保证了今年迎新报道的声势。在今年的开学报道微信群中,分管副总编、部门主编群中审稿,壹点和双微编辑发稿运营。保证了每一篇成稿在第一时间审核、第一时间发布。
各相关部门负责人随时在线探讨标题、热点,让齐鲁晚报今年发布的开学报到新闻总能抓住最亮的点。
(教育新闻事业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