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汽车近来深陷舆论旋涡。
在劲爆故事不输娱乐圈的汽车圈里,令人唏嘘不已的新闻也从不缺席。
10月17日,已经登上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宝座的比亚迪,携带“日均赚1亿”的三季报预告刷屏各大社交平台;同一天,威马汽车被曝出创始人借口参加车展,已远走海外。
10月18日1时许,威马汽车官方微博发文澄清,威马汽车并未申请破产,不存在公司创始人跑路海外的情况。
不过,这句澄清在现实面前显得有些无力:4S店大面积关闭、售后热线打不通、车机和手机远程操控短暂停服、零部件短缺等一系列售后问题,令不少威马车主无奈看着智能车变身“板砖”。
一系列“自救”动作之后,威马汽车到底有多大概率“涅槃重生”呢?
记者 都亚男
威马:没破产
核心岗位运营正常
10月18日,威马汽车官方微博澄清4条信息:威马汽车并未申请破产,目前公司核心岗位运营正常,不存在公司创始人跑路海外的情况,威马汽车融资400亿元等信息均为不实信息。
澄清博文指出,“威马汽车并未申请破产,目前正在进行的是经上海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预重整阶段。预重整不同于破产重整,是在企业面临困境的早期阶段进行的自救行为,旨在通过重组债务引进战略投资人,避免破产,实现重生蜕变。”
10月10日晚,威马汽车发布《告知函》称,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于今年10月7日受理威马汽车预重整申请。值得注意的是,披露威马汽车相关申请案件的源头为“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
澄清博文指出,“目前公司核心岗位运营正常。国庆节之后,车机内的部分APP确实出现了使用异常情况,公司成立了应急小组,在发现情况的48小时内解决了相关问题,恢复了正常使用。后续如有类似情况,请用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络。”
不过,在该澄清博文的转发区,不少自称威马汽车车主的网友表示,联系不到售后客服,部分地区不提供有效售后服务。
截至10月18日下午4点,记者多次拨打威马汽车400客服热线,但一直处于忙线状态,无法接通。此外,记者统计威马汽车官方APP“威马智行”中的新4S网点数量得知,目前全国线下门店还存有107家,其中北京地区已查询不到4S网点。
威马汽车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底,威马汽车线下门店数量为621家,比2020年翻了3倍,但相较于现在,仅一年多时间,威马汽车线下门店数量缩水八成以上。与此同时,截至10月8日下午5点,记者查询到,威马汽车推出的另一款官方APP“小威随行”,在华为、苹果的应用市场中均查询不到。此外,“小威随行”APP的下载二维码一直是沈晖的置顶微博,但经测试,目前该二维码扫码后持续空白页,并不能下载“小威随行”APP。
“沈老板”没跑路
但“确实在国外”
此外,威马汽车官方微博还澄清:“不存在公司创始人跑路海外的情况。”
澄清博文指出,“目前公司的重点包括售后服务、复工复产、出口业务、海外合作、国际融资以及引进战略投资人等事项,已取得一定进展,我们会寻找合适时机对外公布。公司创始人沈晖于1991年赴美留学,在欧美多地工作和居住多年,近期工作重心以海外事项为主,因此不存在公司创始人跑路海外的情况。”
此前有消息称,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沈晖借口参加车展,远走海外。有接近沈晖的人士透露,沈晖确已不在国内,2023年春节后就没在公司公开露面,家人也于此前迁居美国。
澄清博文还指出,“目前网络上传闻的威马汽车融资400亿元等信息均为不实信息,多数报道混淆了融资金额与债权以及债务金额。相关融资及经营情况公司曾在招股书中公开披露。”
威马汽车招股书显示,2017年2月至2022年3月期间,威马汽车进行9轮股权融资,累计约176亿元。其中,前8轮均为境内融资,D轮融资为5.957亿美元,按照投资悉数结清日的汇率计算,约为37.77亿元人民币。
不过,天眼查显示,截至2022年6月1日,威马汽车融资历程达12轮,其中有5轮未披露具体融资金额,按照天眼查已披露融资金额计算,累计融资约350亿元。
澄清博文发布之后,#威马汽车回应破产风波#迅速成为微博热搜词条。有网友这样总结威马汽车此条澄清博文:“1.确实快死了,但还没死透;2.确实宕机了;3.目前工作是借钱;4.沈老板确实在国外。”
仅剩817名员工且已停薪
“上市梦”连碎三次
事实上,与威马汽车有关的话题,近半年来已是微博热搜榜的“常客”。10月18日,除了#威马汽车回应破产风波#话题,威马汽车相关的另一个话题#威马汽车仅剩817人且已停发工资#也在同一天登上微博热搜榜。
据媒体报道,目前处于破产重整过程中的威马汽车,仅剩800余名员工,且已停发工资超4个月。招股书显示,2021年底时,威马汽车员工总数为3952人。“内部群已经不能发言,公司最近一次发通知是在10月10日,解释了破产审查的事。”一员工表示,眼下最重要的是希望薪资补齐,“沈晖在哪儿不重要”。
威马汽车还是走到了这一天。2022年以来的威马汽车,相继曝出裁员、降薪、拖欠供应商账款导致核心零部件断供、关门闭店、员工维权等一系列情况。
犹记得,早在2018年9月,威马汽车旗下首款智能纯电SUV威马汽车EX5上市,连续几个月蝉联造车新势力销售冠军;2019年,威马汽车销量在造车新势力排行榜中仅次于蔚来;2020年,威马汽车D轮融资100亿元,创下新势力车企中最大单笔融资纪录,与此同时,威马汽车先后进行了多轮融资,其中不乏百度集团、红杉基金、腾讯投资等明星投资机构的身影;2021年,威马汽车销量达到历史顶峰,全年累计交付4.4万辆。
但好景不长,2022年,威马汽车销量仅2.94万辆,不仅远逊于“老对手”理想13万辆、蔚来12万辆,更不敌“黑马选手”广汽埃安27.1万辆、哪吒15万辆。此外,威马汽车披露的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威马汽车分别净亏损41.45亿元、50.84亿元和82.06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达174亿元。
在销量、财报两难言的情况之下,威马汽车的“上市梦”也相继三次破碎。
2021年初,上海证监局发布公告称,威马汽车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辅导验收及科创板上市的申请条件。此后,关于威马汽车上市的消息便寥寥无几,沈晖曾表示:“威马汽车正申请科创板上市,因此进入静默期。”
去年6月,港交所发布文件显示,威马汽车已提交上市申请书,但此后又是不了了之。
今年1月,威马汽车欲借壳上市,APOLLO出行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与威马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马汽车控股”)订立收购协议。但在9月10日,威马汽车宣布,自愿终止与Apollo出行在港交所的RTO进程。
“牲口”遇到“伯乐”
有多大概率获重生?
“像牲口一样活下去。”今年1月,沈晖在微博上分享了电影《芙蓉镇》视频片段,封面便是这句台词。这句透着悲苦情绪的台词,不知是不是沈晖的内心写照。
不过,“牲口”也有能遇到“伯乐”的一天。
就在威马汽车宣告第三次冲刺上市无疾而终的次日,沈晖的威马汽车再次发出第四次有望上市的“信号”。9月11日,开心汽车宣布和威马汽车签署了非约束性并购意向书,计划增发一定数量新股并购威马汽车股东所持有的全部股权。
目前,开心汽车已成功上市,此次并购,也就意味着威马汽车有望完成“曲线上市”。
种种迹象看出,威马汽车想“自救”的心很强烈。在宣布预重整的《告知函》里,威马汽车这样强调,“不会躺平,更不会倒下。”
一系列“自救”动作之后,威马汽车有多大概率“涅槃重生”?
“重整后,威马汽车有机会获得重生的概率在50%。”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分析称,威马汽车现在申请破产,其实就是希望可以免除一部分责任,甩掉债务后轻装上阵。威马汽车申请破产以后,开心汽车在收购威马汽车时就不用收购实体资产,不会承担以前的债务了。如果没有申请破产,开心汽车收购威马汽车就可能要承担债务。
曾经行业内数一数二,如今败走麦城,威马汽车的衰落,给欣欣向荣的新能源汽车界留下了怎样的教训?
张翔认为,回看威马汽车,相当于“起个大早,赶个晚集”,选错了方向,再回头就很困难了。此外,车企要发展就需要创新。威马汽车重整以后,建议一定要自主研发,要掌握核心技术,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领域形成亮点,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上立足。
威马汽车留给新能源汽车界的教训又何止这些。
4S店大面积关闭、售后热线忙线打不通、车机和手机远程操控短暂停服、零部件短缺等一系列售后问题,令不少威马汽车车主无奈看着智能车变身“板砖”,陷入修车无门的售后窘境。
自2018年9月威马汽车旗下首款车型上市以来,截至2022年底,威马汽车累计销量超11万辆,也就是说,相当于超11万名威马汽车车主,不得不面对智能车变“板砖”的反差。
应当关注到,威马汽车也给当前蒸蒸日上的新能源汽车界“当头一棒”:激烈竞争中汽车厂商倒下了,车主权益如何保全等一系列问题,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加速跑”的同时,也是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