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于洋 通讯员 严纲轩
向海图强,丝路花开。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行,各方代表齐聚首都北京,共同把这条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铺得更宽更远。
山东港口烟台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15个支点港口之一,笃定加快建设“港通四海、陆联八方、口碑天下、辉映全球的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目标,积极主动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通过增航线、开班列、拓通道,着力增强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海上货运和经贸往来越来越密切,结出朵朵互联互通、合作共赢之花,持续增强烟台迈向“万亿之城”的信心和底气。
海外建港搭起“黄金桥”
秋日的烟台港,碧波万里,大船云集。
“现在正在准备靠泊这艘满载铝矾土的大型货轮是来自非洲几内亚,在码头卸完货物后,将装载设备物资驶回非洲。”烟台港联合通用公司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近年来,依托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平台,烟台港持续在几内亚铝土矿全程物流链“重来重回”上精准发力,加速建设“一带一路”中非双向物流黄金大通道始发港和“中国制造”对非主力出海口。通过与海关等口岸部门密切协作,通关效率不断提升,确保“出口货物出得快,进口货物进得畅”,以高效优质的品牌服务助力“中国制造”出海,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铝土矿进口第一大港和中国对非贸易第一口岸,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中非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时间回溯到2014年底,乘“一带一路”东风,烟台港与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新加坡韦立国际集团、几内亚UMS公司组建“赢联盟”,在几内亚的红土地上建港采矿、铺路架桥,共同开发拥有丰富铝矾土资源的几内亚博凯港,成功开辟出一条从非洲几内亚到中国烟台的铝矾土“海上丝绸之路”。
驼铃阵阵声未远,海上丝路谱新篇。七年间,几内亚海外码头从投产之初的年度100万吨到2022年4723万吨,增长47倍,铝矾土总出货量2.55亿吨。2022年,烟台港中非件杂货完成183.5万吨,同比增长72.3%,有效助力山东港口打通“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集疏运大动脉,为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强劲新动能。
随着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向好,作为“一带一路”中非双向物流黄金大通道始发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烟台港,将持续放大全球最大铝土矿进口港和对非物资发运“百万吨级俱乐部”品牌影响力,加速建设中国铝产业原料供给入海口和“中国制造”产品对非主力出海口,为山东港口服务、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双一流”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班列“飞驰”穿山海
汽笛鸣响,沿着新亚欧大陆桥一路西行,一列装载着300余辆商品车的铁路运输专用车再次“启航”,驶向新疆霍尔果斯,经由霍尔果斯口岸出境分拨,送至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
“丝绸之路”,这条曾经活跃于公元前二世纪至十五世纪中叶的欧亚贸易路线网络,横贯东西、连接亚欧,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也曾是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
立足山东港口一体化发展平台,烟台港积极担当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使命,以国际水铁联运过境运输等方式打开连接亚欧的国际开放大通道,积极构建起经济快捷、安全畅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提供了坚强保障。
作为中国第三大外贸整车出口港和山东省最大的专业化汽车码头,烟台港与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高效联动,在烟台海关高效监管服务下,持续发力商品车国际转运、水铁联运过境业务。
早前,日韩等国销往中亚地区的商品车,大多通过水运至欧洲再进行分拨,全程耗时长、环节多、成本高。“通过‘中欧班列’打通商品车水铁联运通道,运输时间压缩了50%以上,极大降低了综合物流成本,有效提升了客户企业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让横跨亚欧大陆的产业经济‘血管’更加畅通。”烟台港滚装物流公司负责人表示。
搭乘“一带一路”发展的快车,2021年7月,烟台港开通首条“韩国—烟台—中亚”商品车海铁联运过境中转班列。2023年9月,开通山东首条“日本-烟台-中亚”商品车跨境海铁联运通道。截至目前,“韩国—烟台—中亚”和“日本-烟台-中亚”两条商品车海铁联运过境中转班列已累计开行40余列,共发运商品车9000余台,跑出“丝绸之路”加速度,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提供优质高效的港口集成化服务。
“我们与铁路部门、口岸部门密切协作,不仅在商品车的跨境多式联运上持续发力,今年年初还首次通过中欧班列开展保税钾肥业务,打通了进口钾肥的物流新通道。”烟台港生产业务部工作人员说。
时间回到2022年11月,当烟台港国际物流公司在获知客户有铁路进口钾肥保税需求后,积极同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口岸海关对接,探讨政策可行性和监管方式,选择“全国通关一体化+综合保税区”便利通关方式,推行“保税间结转”和“通关一体化”等报关模式,实施现场监卸、顺势查验,保证化肥随到随检、随检随放,成功在烟台港开辟“一带一路”中欧班列进口钾肥保税业务,实现了化肥通关“零等待”。
共建“一带一路”,烟台港使命在肩。借助中欧班列“连点成线”“织线成网”的货物集散条件,烟台港将继续发挥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致力于打造中欧班列的贸易平台、物流平台和“一带一路”的重要出海口,将港口高端保税物流服务方案内嵌到国际供应链产业格局中,打造区域合作的全新格局,为港口吞吐量增长开辟新的路径,更好助力、服务山东港口构建“依托港口的一流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
汽车“出海”走丝路
商品车滚装码头上,船车映海,湛蓝的天空与平静的海面融为一体。多条外贸商品车船舶相继驶来,堆场内几千辆商品车整装待发,即将从烟台港启程,驶向美洲、非洲、欧洲等“一带一路”沿线主要的汽车出口市场。以“车”为媒,共绘“一带一路”发展美好图景,跃然眼前。
从区位分布上不难发现,地处“一带一路”海陆十字交汇点的山东港口,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拥有“东西互济、陆海联动”的“双节点”价值,是RCEP协定中面向日韩和东盟的“桥头堡”,也是山东联通世界、协同腹地的关键“棋眼”,具备叠加多种战略的区位优势。
见缝插针,抓机遇。深知“迎风起舞”红利的烟台港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依托东连日韩、西接欧亚大陆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优势,利用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释放的强劲动能,充分放大港口枢纽功能,积极应对全球经贸环境变化,主动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提供优质高效的港口集成化服务。
货畅其流,一片繁忙。从中国首条滚装外贸自营航线开通,到持续拓展航线组群,提升物流服务能级,烟台港正依托其成熟的商品车物流运输体系、齐备的配套设施、多元化的增值服务,积极拓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多样化物流模式,织密山东港口商品车全球航线布局,助力国内众多知名汽车企业从这里扬帆出海,拓展海外市场。
“我们现在服务的汽车品牌已经拓展到50余家,相继打通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物流通道,依托9条外贸航线和5条内贸航线,实现全球主要商品车码头全覆盖、全联通,业务影响力持续扩大,行业知名度不断提高。”烟台港滚装物流公司营销人员自豪地说。
数据显示,2022年烟台港货物吞吐量突破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万标箱,实现历史性跨越。商品车发运量超过40万台,国际中转业务规模和同比增速双双位居全国港口首位。今年前9个月,烟台港共完成商品车发运38.6万余辆,同比增长31.2%,稳居中国沿海第五大商品车物流集散港和第三大外贸出口港……
一组组鲜活数据的背后,彰显着烟台港“以航线聚货源、以货源增航线”磁吸集聚优势持续放大。未来,烟台港将加速助力中国汽车“出海”,叫响山东港口在汽车物流链和产业链中的特色品牌影响力,树立“烟台样板”,为“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