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加比赛的“小作家”个个信心满满。记者 王媛 摄
这是少年作家的文学萌芽时刻,这是青春学子竞赛的文学舞台。10月28日,山东省第五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决赛在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考点举行。“遇见光,追逐光,成为光”“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汉服秀升温,带来什么启示和思考?”匠心独运的题目与题材,才能牵引出“神来之笔”,一道道富有文化内涵的题目让各位“小作家”大呼过瘾。
记者 郭春雨 王丛丛
崔烘昌 见习记者 延瑜
考试题目虽有难度
选手们“下笔如有神”
据了解,山东省中小学生作文大赛是山东省内最具影响力的作文大赛之一。本次大赛由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写作学会联合指导,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主办,是一项服务于中小学生写作实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公益性写作竞赛活动。作为省内文坛的盛事,大赛报名初期就得到了山东省中小学生的热烈响应,初赛收到了近万篇投稿作品。
初赛截止后,大赛组委会组织评审委员对初赛的近万篇投稿作品进行评审,经评委会评定后,按照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参赛组别筛选,此次评选出近800名学生晋级决赛。这些优中选优的“小作家们”,在此次决赛中打响“笔锋之战”。
28日上午9点,开考铃声准时响起,选手个个聚精会神,奋笔疾书,教室里响起了沙沙的作答声。
本届总决赛的考题,也引发了选手们在考后热议,“题目很有意思、很创新,但是也挺有难度!”这是来自选手们的一致评价。
作为此次比赛全场第一个交卷的学生,来自山东师范大学天衢新区杨庄实验小学4年级2班的学生孙雨菲告诉记者,这次来参加作文比赛的决赛,感觉特别兴奋,“就算最后没能取得好名次,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不虚此行。”
孙雨菲说,此次作文比赛,自己选择了半命题的叙事文,根据自己和妈妈一起包水饺的经历,写了来源于生活的一件小事。水饺好吃,但是包起来不容易,自己尝试了三次才成功,“第一次太大了撑破了,第二次没摁好,第三次才成功。妈妈跟我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从包水饺这件小事上,我体会到了。”
济南凤凰路初级中学9年级7班的翁璨宸在此次比赛中也是“下笔如有神”。她说,自己此次选择的题目是“风景这边独好”,聚焦身边的环境保护,探讨了环保问题。
“我觉得这篇作文我写得还算成功,写得也挺快,对这次的比赛很有信心。”翁璨宸说,自己平时会练习行楷,因此写作文的速度也会比较快,感觉整个比赛中都十分顺利。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翁璨宸不仅是学校的“小作家”,还是一位妥妥的“学霸”,平时成绩都在年级前50名。此次参加作文大赛,也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和应试能力。
滕州70多名学生
披星戴月来“赶考”
孩子们在考场内奋笔疾书,不少家长在考场外陪考等待。“其实比赛的荣誉和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鼓励孩子参赛,主要是为了锻炼能力。”一名学生家长认为,参加考级并不着眼成绩高低,主要是为了营造阅读写作氛围,锻炼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比赛,让孩子对自己的水平有认识,也让孩子能对成绩的得失更坦然。”
此次赛事,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滕州市蒋庄矿区学校、长清区凤凰路初级中学等学校高度重视。“我们这次有70多名学生进入决赛,非常高兴孩子们能有一个比拼和展示的机会,家长们都特别重视此次比赛。”滕州市蒋庄矿区学校教科室主任张德华说,为了从滕州赶来参赛,学生们凌晨四点就要集合,不少孩子是凌晨两三点就往学校赶,但即便是披星戴月的辛苦,也没有一个孩子喊苦喊累,都默默努力,没有一个掉队。
张德华说,自己已经连续五年组织孩子们参赛,每年的全省中小学生作文大赛都会参加。组织大赛对老师而言,具有教学导向作用,可以促进作文教学改革;对学生而言,这是一次兴趣培养,能够调动写作热情。参加作文大赛不仅仅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考查,同时也非常契合当下语文教育提倡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
根据赛事安排,决赛成绩将于11月底公布,届时考生可通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和QQ群(927077698)查看成绩。决赛的每份作品都由多名评委审阅合议确定,评出决赛特等奖及一、二、三等奖,将会颁发获奖证书。大赛将择优授予部分获奖者“齐鲁小作家”荣誉称号并颁发奖杯,同时评选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