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孔雨童 绘画 徐进
近日,湖北襄阳诸葛亮中学的一位老师,在给学生的作业评语中写下“全班最差,你是孤儿吗?没有人管?”并将其拍照发送到班级群中。该事件曝光后,引发广泛热议,不少人质疑该老师“师德欠缺”。
仔细看这份被批改的作业不难发现,它堪称“错误百出”,一连串的×号,总共被扣了17分之多——我们几乎可以理解这位老师的愤怒,但立马又被下面红色、刺眼的“全班最差,你是孤儿吗?”的评语打断。这明显已超出批评的“尺度”,上升到攻击侮辱的程度了。可想而知,当一个孩子看到这样的评价被公示在班级群中,是何等受伤。
有人说,这只是一位老师的“表达不当”,我们也相信该老师属于“个例”。但无论是这被写上“最差”“孤儿”的作业被示众,还是在该新闻下许多网友分享的老师“不当行为”带来的人生阴影,都暴露了这些偶发现象的共性问题:个别老师对待学生缺乏尊重的“底线”。
我国自古讲究“尊师重道”,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诸多的教育细节更是将“尊师”的道德规范深植于一代代人的成长中。但相应地,我们也需要对教师群体尤其个别素养不够的教师强化“尊重学生”的要求。一个原则性问题应当被意识到,那就是,“老师”可以是师者、长辈、引路人、学生校园生活管理者等多种角色,但其与学生之间的人格永远是平等的。无论年龄、体力差距多大,即便被授予权力,管理、教育都不能夹带有辱学生人格的部分。
根据报道,目前,诸葛亮中学已表态将约谈这位老师。我们也希望,这一事件能成为该老师的“一课”。同时,提醒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带着更多耐心与爱心传道授业解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