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0月29日讯(记者 顾松 通讯员 秦柯) 近日,春风油田排691-平15井注汽开展多元热复合吞吐技术试验,同步注入20%浓度的碳酰胺20吨,与上一生产周期对比,排水期缩短12天,油汽比提升0.1,原油产量比上一周期增加78吨,增加效益11.3万元。
今年上半年,胜利油田新春公司仅仅在采油管理一区就轮番推广实施多元热复合吞吐技术17井次,累计增油1500吨,增加效益75万元,强力推动了老区提质提效。
所谓多元热复合吞吐技术,就是在常规蒸汽吞吐的基础上,辅助氮气、降黏剂、泡沫剂、碳酰胺等多元组合方式,高温蒸汽在地层中与之复合形成多组分、多流态混合体,包含了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最终实现多元复合高效降黏和增能来提高开发效果。
春风油田自2011年投入开发以来,受油藏“浅、薄、低、稠”等特点影响,蒸汽吞吐轮次高,油藏高存水、高亏空问题突出,稳产难度加大,开发效益变差。
“以往热采中,我们也曾经加入氮气和降黏剂,随着多轮次开采,作用越来越小。”新春公司开发管理部副经理胡春余说,这次使用多元热复合吞吐技术,是第一次往油藏中注入碳酰胺,让更多元素碰撞,提高开发效果。
热复合吞吐技术工艺简单、适用性强,可以根据不同地质特点和油藏物性,向多元热流体内添加降黏剂、起泡剂、隔离液等化学药剂。同步加入碳酰胺,能够改善流动能力、提高驱油效率。油井地层压力下降大,就增加氮气注入量,增强并延长油层保温效果,从而实现提高油层压力,增加原油流动性,降低含水,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排601-平119井通过多元热流体试验后,周期累计产油236吨,比上一周期产量提高22吨;排601-平110井在注汽过程中,协同氮气7万标立方米,7吨泡沫剂,周期累计产油561.5吨,比上一周期产量提高150.9吨。
各个试验井陆续取得好成效,极大增强了新春公司的信心。胜利油田浅层油田稠油热采高级专家杨元亮表示,下一步,新春公司将继续探索稠油提高采收率接替技术,全力做好排612块热化学蒸汽驱先导试验,提升老区采收率,为油田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