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亮化提升
点亮小镇“颜值”
黄澄澄的灯笼点亮屋檐、水下景观灯让湖上建筑宛若在仙境、郁郁葱葱的树木与水中倒影相映成趣……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入夜后的鲁源小镇灯光与建筑交相辉映,彰显着绰约风姿,魅力尽显。
“在此次亮化提升之前,从一期景观穿过城墙进入二期小镇后,城墙背面没有灯光,而且在通往尚礼阁的路上,有些地方照明不足。”无锡拈花湾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鲁源小镇项目机电经理赵瑞说,此次提升延续之前暖色调灯光,在保证入口及路面安全照明的前提下营造特色空间,突出强调沧桑、古朴的年代感,灯光柔和层次分明,强调细节处理,灯具隐藏与景观相融合,达到“少就是多”的设计理念。
“在项目建设之初,对景区整体亮化进行了分析和案例对比,以现代人视角品味古人风雅之山水,厚重之遗迹,而在迈入古城门后,穿越至一座生机勃勃富有活力的鲁源小镇。通过灯光为小镇重塑辉煌,再现生机。”赵瑞说。
在项目建设时,亮化工程与主体建设同步施工,将灯光管线预埋在主体之内,同时灯具选用与建筑色调、形状一致,尽可能隐蔽安装,“白天时,不影响建筑的主题美观,当灯光亮起时,将古朴的建筑轮廓勾勒得鲜明清晰,夜色下,灰墙黛瓦的仿古建筑被暖色的灯光照射包围,既体现古意盎然的建筑风貌,又烘托出繁华热闹的氛围。”赵瑞说。
“四位一体”格局
打造夜游新地标
日前,鲁源小镇亮化提升工程已经结束,一幅美轮美奂的特色文化旅游夜景呈现在游人面前。
按照规划设计,昌平水境以“礼教天下,光耀传承”为主旨,打造古朴、儒雅、舒适的园林环境。“灯光在满足空间功能需求同时,在区域之间进行重点区分与表现,展现了空间转换的节奏感与层次感,体现了空间的活力。”赵瑞说,根据建筑的规格及等级,商业业态和功能,以及游览动线的主次,本此设计共划分为4个亮度级别。
“景观4000k,街道、商业院落2700-3000k,住宿院落2700k,文化礼制建筑2300k等4种不同色温表达,对空间业态,满足空间功能需求同时对地块进行重点区分与表现,展现空间转换的节奏感与层次感,体现空间活力。”赵瑞说,利用建筑高低不同而产生的多元观察点,打造出“雅”“闹”“华”等多元化的氛围空间,丰富旅途感受。
多样的灯光形式勾画着天际线的细节和街道肌理,凸显建筑的层次,呼应儒学的礼序。再加上立面的照明,着重突出不同形制的建筑特色,对建筑的结构元素进行重点刻画。对于商业建筑,在有上述灯光加持的同时并结合了商业内透光,装饰照明及标识灯光,达成了区域间“闹中有静 外华内雅”的理念。
住宿区则秉承着“大隐之士 宁静致远”的理念,以隐性的光呈现于空间当中。借由构造、质感和形态,克制地以灯光映衬出建筑最本真的样貌,并用有层次、富有情感的设计手法,呈现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灯光效果。
“鲁源小镇项目包括情景化的体验街区、营地式的研学空间、度假式的休闲村落、链条化的文创产业,呈现沉浸式的旅游体验。”曲阜尼山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鲁源小镇项目负责人范东伟说,未来将与尼山圣境、世界儒学中心研究生院、鲁源新村等项目融合发展,最终形成景区、园区、社区、校区“四位一体”的格局,形塑“千年鲁源·万世昌平”,形成“文化标志区、文化产业区、文化体验区”的文旅发展新格局,打造夜游经济新地标。
记者 丁安顺 通讯员 杨太志
近日,位于尼山脚下的鲁源小镇项目《尚礼阁》灯光秀迎来首秀。当晚,尚礼阁忽而如“映入红花”,忽而如“碧波荡漾”,美轮美奂的光彩映照在湖水中,如镜花水月一般,再现“千年鲁源·万世昌平”的盛景。据悉,这是鲁源小镇项目在今年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期间中外嘉宾观摩的基础上,景区亮化的再提升,将成为济宁市的夜游新地标。
美轮美奂的尚礼阁。
融入了科技与传统的灯光秀。
振奋精气神 积蓄正能量 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高效推进尼山文化片区建设
详见C02版
情满圣源湖 博爱进万家 探索“1+3+N”模式,圣源湖社区打造“博爱家园”品牌
◎12月4日至12月6日,济宁市举办2023年下半年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会。观摩评比中,尼山文化片区规划建设专班推进建设的鲁源小镇项目,荣获“十佳”产业项目,位列第三。
◎12月8日,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召开工作洽谈会。
◎12月11日上午,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党工委召开会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