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一亿人”叠加,济郑高铁如何破题沿黄旅游
2024年01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去时两手空空,回时满手胖东来。”2023年12月31日下午,济南大学生郝川在新乡东站发完朋友圈后,登上返回济南长清区的高铁。元旦假期前两日,鲁豫跨省游旅客涌入各地景区,济郑高铁沿线出现旅游打卡小高峰。
  记者 于泊升 实习生 郑昭言

争相体验跨省购物
假期出现旅游小高峰

  2023年12月30日下午,郝川在长清站登上济郑高铁列车,开启他的中原24小时。“14时36分发车,两个小时就到了新乡。”假期前,郝川就有了去河南旅行的打算。今年上半年,郝川前往河南,因为没做足功课,到许昌时正好赶上胖东来休息。
  “济郑高铁通车后,我们得知沿线的新乡市也有胖东来,便有了再去河南的打算。”郝川在新乡东站下车后,马不停蹄地赶往胖东来,刚到外围就被震撼到。“隔着马路望去,胖东来门店外全是人和车。”郝川说,看到这种场景,他已经不知道用什么词形容,脑海中浮现的全是“人人人”。
  郝川在长清站下车时,看到有不少旅客和他一样,提着胖东来购物袋。“济郑高铁开通,逛胖东来都方便了。”
  在郑州上大学的于贝贝这个假期没有回济南,而是与济南来的高中同学一起前往许昌。“同学坐济郑高铁来的,下了车我就拉着她登上郑许市域铁路。”作为向导,于贝贝给同学推荐了胖东来在许昌的天使城店,虽然许昌不在济郑高铁沿线,但刚开通的郑许市域铁路,让济南到许昌变得“更近”。“她到郑州用了两个小时,从郑州到许昌1.5小时,前后不到4个小时。”
  和新乡一样,许昌胖东来同样“拥挤”,按于贝贝的话说,进商场时看不见大门在哪儿,抬头只能看到“人头”和高高悬挂的胖东来标识。进店后,让于贝贝和同学惊喜的是,她们“邂逅”了从山东来的同乡。“这两天遇到的山东人比以前多,来许昌的路上,同车厢也有很多说着山东话的乘客。”
海洋与中原“碰撞”
鲁豫文旅互补撬动新市场

  郝川在新乡也遇到了山东同乡,与他不同的是,除了胖东来,人家还去了南太行、宝泉等景点。新乡市文旅局做了统计,元旦假期前两日,宝泉平均每十位游客中就有一位山东游客,从2023年12月总体情况看,山东游客比去年同期多了不少。
  在山东,元旦假期也多了不少河南旅客。郑州市民赵丰泽听闻两省都有景区、酒店减免政策后,便选择在山东旅行跨年。“济郑诚不欺我,用高铁票景区直接打折。”赵丰泽曾在济南度过大学时光,一直关注两省发展。“从鲁豫对赌到济郑高铁,两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作交流越来越多。”
  在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山东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王晨光看来,山东、河南文旅上加强合作是“大势所趋”。“山东、河南元旦假期的双向奔赴,除了政策引导外,还源于它们的根。”王晨光认为,山东、河南在文化上有相似性,鲁西、豫北“一衣带水”,方言及饮食相似。济南、郑州是黄河流域中心城市,黄河文化印迹明显,“君在上游,我在下游,共饮‘一河水’。”
  此外,王晨光表示,山东、河南两省在旅游资源上存在互补关系。山东是沿海省份,有半岛和海洋;河南是内陆省份,有中原和腹地。山东是海洋文化,青岛、烟台是沿海开放城市;河南是中原文化,开封、洛阳是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这就在根上形成了文旅交流合作的基础。”
铁路“搭台”文旅“唱戏”
串联起沿黄达海新文旅带

  济郑高铁通车当天,鲁豫两省就在文旅上来了场双向奔赴。山东组团来到河南,举办“沿着黄河遇见海 好客山东豫见您”冬季文化和旅游产品推介会。河南文旅济南推介会也在当天举行。
  2022年6月,济郑高铁郑州至濮阳段率先通车,运营一年,郑濮段累计发送旅客451.5万人次,带动到濮阳观看当地大型杂技剧《水秀》的游客增加3万多人。
  “其中一段就能带来如此可观的效益,全线对旅游的带动在2024年上半年会有明显成果。”王晨光说,高铁是对旅游带动效果最好的交通方式,高速、便捷、大运量,铁路“搭台”,文旅“唱戏”。沿黄河布设的济郑高铁直接串联起了两省多条旅游带。济南、泰安、济宁的“山、水、圣人”旅游线,淄博、潍坊的千里民俗带,烟台、青岛的黄金海岸线都已经成熟,与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连接,客源互送,“两个一亿人”叠加,将撬动黄河中下游文旅市场。
  “从细处看,济郑高铁运营通车对两省每个地市都是机遇。”王晨光说,鲁西地区有丰富的文旅资源,以聊城为例,运河文化、水浒文化已经成熟,但缺少一个契机,交通掣肘当地文旅发展。“济郑高铁把聊城带入济南、郑州两个‘省会一小时经济圈’中,鲁西文化可以走出去,并且走得更远。”王晨光说,济郑高铁让沿黄文旅资源连成一线,形成一条贯穿黄河中下游,直达大海的新文旅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