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种文创产品向母亲河致敬
高唐黄河文创大集主打小麦文创
2024年03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记者 唐学钰 实习生 李梦霞

  用小麦文创向母亲河敬礼。这是高唐县举办的黄河文创大集透露出的鲜明立意。小麦麦秸画、面塑、坠面、罗汉饼等文创产品摆成一字长龙,大集上人头攒动。
  3月11日,聊城市“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暨高唐县黄河文创大集开集仪式在高唐县书画小镇隆重举办。聊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薛兆立,高唐县委副书记、县长杨曙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芮出席开集仪式,杨曙光在仪式上致辞,马芮主持仪式。此次活动由聊城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高唐县委宣传部、县文联承办,北京龙翔永泰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杨曙光在致辞中指出,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闭幕和高唐县黄河文创大集开集融合,寓意着乡村文化旅游节的理念已经在高唐落地生根,必将开花结果。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是以乡村文化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一次积极探索。高唐县委、县政府积极贯彻落实,结合黄河战略,突出自身文化特色,设立黄河文创大集,推动文创产品市场化,拉动文化消费,促进文化两创,带动全县文化文艺事业的提档升级。他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继续聚焦黄河文明主题,扎根火热生活,用作品讲述百姓故事,创作出更多文创精品,赢得群众的点赞。
  高唐县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历史文化厚重绵长,文创大集汇聚全县黄河流域农耕文明滋养孕育的各类文创产品和高唐好品,共计30余种,包括麦秸画、面塑、葫芦雕刻、葫芦烙画、剪纸、黑陶等,大部分价格都在百元以内。“古巷长街尽店家,千头涌动显繁华。万物琳琅连市井,古意新潮春到家。”高唐县的文创产品,大多取材小麦,这是黄河农耕文明的典型作物,小麦的秸秆,在高唐都成了宝贝,被民间艺人用作作画的原料,几代传承的手艺,做成的麦秸画,栩栩如生,创作的鲤跃龙门、万里长城、雄鹰图、包公像,不仅轮廓逼真,还有鲜明的层次感,受到众多雅致人士的喜爱,销往10多个大城市。目前,麦秸画已经在高唐县三十里铺镇孙庄村变成了家家户户都能参与的手艺活,形成了流水线作业,成了农民农余的增收项目,年增收2万多元,去年还为村集体增收16万元。姜店镇尚官屯村的胡氏面塑,用面泥捏成人物、花鸟虫鱼各种形象,成为网上新宠。坠面是高唐的特色小吃,面如发丝,却是中空,入锅即熟。另外,黄河岸边的葫芦,在艺人们的刻刀下,变成了精致的艺术品。还有黑陶、虎头鞋、手工编织,无不取材于黄河岸边,这些艺术品是黄河文明的艺术再塑。
  据悉,高唐县黄河文创大集正在为市民游客打造集文化体验、休闲购物一体的平台,每逢农历三、六、九赶集,大集上设有现场体验麦秸画制作、打卡互动等环节,让八方来客充分领略高唐黄河文化、文创产品的魅力。
  黄河文创大集让悠久厚重的黄河流域文化资源与高唐文化产业相结合,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既促进了文化产业发展,又为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开集仪式后,高唐县镇村三级文艺家协会奉上精心编排的“黄河岸边说唱舞”文艺精品节目展演,让群众一饱眼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