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阳街道:
西瓜产业铺就乡村振兴“甜蜜路”
2024年05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日前,走进位于莒县陵阳街道刘家址坊村的莒县陵阳玉海瓜菜专业合作社,满眼尽是绿意,绿油油的西瓜藤爬满一地,一个个油亮亮、圆滚滚的西瓜,在瓜藤丛中若隐若现。西瓜种植户张玉海正铆足劲头,埋头干活,在瓜田与合作社间来回穿梭。
  据了解,刘家址坊村的土地属沙地,适宜种植西瓜。
  “一般从头年的11月开始,我们就为培育西瓜苗做准备,包括土壤、浸种、播种等系列工作。”张玉海介绍,“次年从阳历4月开始,一直到秋天,不用赶集,也不用出去推销,坐在家门口就有生意‘上门’,半年的时间,能卖出一万多斤西瓜。”
  沿着细细软软的沙路拐到张玉海的西瓜大棚里,他正在大棚里摘成熟的西瓜,并打包装箱。“一般天气好的时候,来买西瓜的人比较多,一天能卖20—30个西瓜。”说话间,张玉海已经切好了一个黄壤西瓜,他招呼着让记者们快尝尝。
  得益于当地土地肥沃、温度适宜、光热充足等自然条件,再加上无公害种植,张玉海种出的西瓜皮薄多汁、香甜可口,备受消费者青睐。
  “我承包了6个西瓜大棚,目前陆续进入成熟采摘期。每天都有散户和批发商来合作社购买,不用愁销路,一年下来,收入超过10万元,效益比较可观。”张玉海说。
  据了解,陵阳街道种植西瓜的传统可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该街道西瓜种植面积就已初具规模,并以其“皮薄籽少、沙瓤汁多、甜脆、不倒瓤”的独特品质闻名周边区域,上世纪九十年代该街道便开始实行设施大棚反季节栽培,实现了西瓜周年生产。
  如今,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培育和发展,西瓜从种子直播到葫芦嫁接,再到目前的南瓜嫁接,从产量到品质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和改善,刘家址坊村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西瓜品牌——“陵阳西瓜”。
  目前,刘家址坊村的西瓜大棚主要种植有小兰、京欣、红玉、甜王等四大系列十余个品种。“我们大棚栽培设施有日光温室、塑料钢架大中拱棚等,采用早春、早秋延迟设施栽培与露地栽培等技术,每年秋季进行西瓜二茬种植,西瓜持续供应市场5个多月。
  2018年,陵阳西瓜被日照有礼展销组委会评为银奖;2022年8月,莒县陵阳玉海瓜菜专业合作社成功通过A绿色食品认证;如今,“陵阳西瓜”生产基地先后被确定为“日照市西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省科普示范基地”。
  如今,陵阳街道依托刘家址坊村西瓜基地,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解决本村就业劳动力800人,增加收入3000万元,铺就了乡村振兴“甜蜜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