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丘区中医医院

开展庆祝建院40年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40年前,章丘县中医医院正式挂牌,与明水卫生院合署办公。在简陋艰难的条件下,第一届领导班子带领第一代中医医院人扑下身子,艰苦创业,开启了一所县级中医医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篇章。
40年后,章丘区中医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成为医疗、保健、科研、教学、文化五位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理念的引领下,章丘区中医医院(以下简称“章丘中医院”)坚持党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在中医药传承创新之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正以崭新姿态加速向一流现代化中医综合医院阔步迈进。
通讯员 李蓓蓓 葛均辉
初心不改
在与时俱进中
践行职业使命
药植遍地,花草葱茏,一栋灰白色大型建筑坐落在绿荫之中,处处彰显着现代气息。升级蝶变后的章丘中医院新院区,占地104375平方米,建筑面积188300平方米,设置床位1100张,建设有门诊楼、病房楼、保健楼、感染楼、制剂楼、教学办公楼。设有62个临床专业科室、32个病区。新院区以建筑与文化交融、现代与传统交会的装修风格,诠释了中医药文化、内涵及人文关怀,一改老院的拥挤,整体服务能力极大提升,宽敞的就医环境赢得患者称赞。
1984年8月,医院诞生时,全院(包括明水卫生院)共有职工139名,包括中医药人员47名,病床82张。内、外、妇、眼、整骨、口腔、针灸、推拿8个临床科室和放射、化验、心电图3个医疗技术科室就是医院的全部班底。虽然艰难,却挡不住章丘中医人干事创业的激情与热情。涵养于千年古县这片文化沃土,胸怀建院、强院梦想,在历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代代章丘中医人守正创新显担当,行稳致远谱新篇,强院之梦在实干笃行中不断变为现实的图景。
1992年,医院建成门诊楼并启用开诊,开启章丘中医院发展的新篇章;1995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二级甲等中医院;2013年1月,荣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2022年10月,启动新院区搬迁;2023年9月,医院与北京名院专家签约合作,提升业务能力,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家级专家高层次诊疗服务……
而今,章丘中医院在医院党委领导下,深入挖潜、靶向发力,致力于打造“党建、特色、服务”三大品牌,实施重点任务攻坚,推行“精益管理、医疗质量、学科提振、人才‘领推引育’、职工关爱”五大计划,加快培育核心竞争力,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与时俱进不辍,开拓创新不止,健康为民不息。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始终坚守医者初心,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始终把关爱群众健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首位,努力建设‘中医药特色浓厚、综合实力过硬、管理能力突出的现代化中医综合医院’,不断把医院事业推向前进。”章丘中医院党委书记李义明表示。
不辱使命
在传承优势中
保障百姓健康
2023年,章丘中医院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手术室的急危重症救治例数较2019年分别增加261%、46%、37%,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大大提升。
数字背后,是章丘中医院立足县域中医医院发展实际和定位,扛牢为百姓谋健康福祉的使命,不断提升对于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的高标准谋划。
“在高质量发展的命题下,在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下,要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意味着要整合优势资源,凝聚要素力量,集全院之力锻造服务区域发展的救治网络和体系。”章丘中医院院长李小双说,近年来,依托中医药优势,医院坚持中西医并重,以全面提升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为突破点,持续健全支撑体系、服务体系、保障体系,显著提升了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
以此为思路,一个持续健全的急诊救治支撑体系更全面高效——
在原有300余台大型设备基础上,医院购置新增西门子双源高端螺旋CT、GE3.0T核磁共振、西门子ECT等一流设备,新院区设备更加先进、设施更加完善、诊疗服务更全面高效,为急危重症救治提供硬件支撑。
积极推进骨科、脑病、心血管病等学科专业化发展;突出重症核心地位,鼓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实施“青年名中医培养”计划,举办“百脉中医大讲堂”和“疑难危重病例大讨论”,组织技能比武,加快人才成长……
一个持续健全的急诊急救救治服务体系挽生命于狂澜——
医院通过了中国胸痛中心资格认证,入选国家级神经介入建设中心,建成省级卒中中心和市级腹痛、创伤中心。将中医治未病干预手段全面融入健康管理,推动中医药康复技术在急危重症康复中的应用。年康复急危重症患者近200人次,中医药康复参与率和有效率达到较高水平。
充分发挥县域医共体牵头单位优势作用和国家级胸痛中心的技术资源优势,搭建了覆盖9家医共体单位及社区诊所共100家单位的“心电一张网”,覆盖人群超过40万。2023年共远程即时诊断心电图3000余份,近80名危急值患者得到快速有效救治。
章丘中医院注重提质增效,通过强化“中西医”共进,强化“院前院内”联动,强化“线上线下”协同,持续健全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服务体系,为患者拼抢出生机与希望。
一个持续健全的急诊急救救治的大保障体系在顺畅运行——
坚持以信息化“联通”,坚持以特色优势“赋能”。医院积极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围绕患者、临床、管理3个层面,打造患者服务、医院运营、医疗质控3个中心,构建了“线上+线下”“院内+院外”的闭环服务;累计开展20个中医优势病种诊疗和18个病种的中医日间病房,临床应用37项中医适宜技术,年服务患者130万人次。近3年,重症医学科、脾胃肝胆科、心血管病科应用各类中医外治法救治胸痹心痛及心衰患者1200余例。
2023年12月,在全国县级中医医院建设推进会上,医院现任党委书记李义明代表山东省作了题为《传承优势 健全体系 全面提升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的发言。
建树标杆
在开拓创新中
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四十年奋进,代代章丘中医院人在历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不断开拓创新,不断改善医疗服务,不断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贡献智慧力量。
当时光的巨轮前进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章丘中医院以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为着力点和落脚点,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的创新举措,持续擦亮这所县域中医医院的品牌。
“医院的环境好了,医疗设备更先进了,业务能力也有很大提升。”4月26日,刚做完健康体检的李女士说。医疗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就医就诊不必奔波,是不少患者在章丘中医院的真实就诊体验。
这是章丘中医院以创新为驱动,以确立的“三大品牌”“五大计划”为目标引领,打造服务品牌的缩影。
党建引领,靶向发力,努力打造具有章丘中医院特色的服务品牌。据悉,医院的服务品牌建设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全方位发力破解就医过程的“中梗阻”,提高群众体验感和获得感。
新院区开诊后,医院在优化就诊流程上做了很多创新尝试,而信息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医院实施了信息化重构升级,开展“有解思维”大调研,着力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医院建设的“一站式服务中心”,统筹多个部门、多项服务,实行“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真正实现了让患者少跑路,有效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其经验做法获得了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肯定推广。
在章丘中医院,一站式就诊服务,一部手机、一张就诊卡就能完成看病就医的所有操作。目前门诊大厅28台新版大屏自助多功能一体机,具备自助挂号、费用缴纳、预约挂号、病历打印等多项功能,贯穿患者诊前、诊中、诊后的全部环节与流程。
人多车多,交通拥堵,是很多医院常见的现象。医院新院区提供1000余个停车位,2小时内免费停车,并在医院周边设置一系列停车指引标识,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引导,确保就医市民就诊方便。
建设非机动车遮阳棚、增设充电设施、新增护工服务、开通“院长直通车”服务二维码、“共享”轮椅调整到门诊入口处、各候诊区统一配备自助服务设备、增添各类导引标识80余个……一系列推陈出新的惠民举措,都在为市民提供着更便捷高效、更温馨周到的服务。
“迁址是我们的‘二次创业’。我们在新的起点,要打造‘党建、特色、服务’三大品牌,就要打开格局,拓宽思路,创新举措,扎实行动。”李义明说,医院通过党建引领,靶向发力,在全流程、全方位、全链条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各环节积极探索,深化拓展,让“二次创业”的步履在建树品牌标杆中越来越铿锵有力。
所有的创新尝试,一切的追求探索,都围绕一个理念展开: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岁月铸就辉煌,历史昭示未来。四十年栉风沐雨,章丘中医院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健康事业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踏上新征程,这所县域中医医院将始终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不断培育壮大发展的新动能,让人民群众就医的获得感成色更足,让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亮,为建设“中医药特色浓厚、综合实力过硬、管理能力突出的现代化中医综合医院”而不懈奋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