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区凤城街道胜利社区:
用好基层治理“减压阀”,说事评理解忧纾困
2024年07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运用“马扎议事”将基层民主协商搬到居民楼下。
     亓玉飞 通讯员 王春红 报道

  济南市莱芜区凤城街道胜利社区成立于2020年,居民4070户,10个居民小区,人口密集,是典型的城市混合型社区。历史遗留问题多、群众利益诉求多、新老居民融合难是这个新建社区面临的主要问题。面对这种情况,胜利社区党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化网格治理体系,采用“三力”(网格“洞察力”、居民“内生力”、组织“凝聚力)工作法,充分发挥基层治理“减压阀”作用,聚焦服务中心的大事、基层治理的难事、群众关注的实事,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听民情、察民意、解民忧,使社区热线数量逐年下降,群众满意度逐年提高。三年多来,社区累计处理12345热线工单2013件,其中,2021年986件,2022年624件,2023年308件,2024上半年92件。
  巧用网格“洞察力”,为社区精细治理“减压”。日常工作中,社区科学划分网格9个,打造网格议事厅3处,实现管理责任到人,确保对网格内各项事务的快速响应与精准施策。要求网格员每日必须到网格内巡查,将巡查排查到的各类群众诉求、矛盾纠纷等及时协调处理,难度较大的分类上报,形成“源头发现 采集归类 分网交办 监督问效”的工作机制。今年以来,社区各网格已处理各类“未诉先办”问题11件次,其中社区“乡呼县应”区交通局市政科为胜利小学门口平台加装的安全护栏保障了学生的安全,赢得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活用居民“内生力”,为党群议事协商“减压”。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党员带头、居民参与”为主线,建立“邻里小汇”多元民主协商机制,协调解决老旧小区和无人管理小区治理中的难点堵点问题,运用“马扎议事”将基层民主协商搬到居民楼下,引领带动老党员和居民群众等不同群体从“站着看”到“商量着干”“抢着干”转变,在闲话家常、茶余饭后中共商治理难题,激发共治原动力,真正实现“群众事 群众议”。尤其是针对无人管理小区,社区充分发挥党员群众的作用,坚持“小区怎么管大家说了算”原则,推动北埠小区、粮油市场宿舍区、工会平方宿舍区等无人管理小区公共事务12件次顺利解决,有效推动了问题化解和群众满意率。
  善用组织“凝聚力”,为群众急难愁盼“减压”。针对网格内发现和居民“12345”热线反映的难点、痛点、热点问题,社区党委积极统筹,及时启用“乡呼县应”机制,集结相关职能部门、法律顾问、热心居民代表等参与讨论协商,有效解决社区居民供暖、设施改造、纠纷调解、跑冒漏滴、物业管理等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党组织“凝聚力”真正将基层社区共治、矛盾化解共担、模范典型共筑等实际作用发挥到位。尤其针对富华园小区物业撤出后一系列问题,社区书记带头入户收集居民诉求,做到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组织发动19名党员加入小区业委会成立前的临时管理队伍,先后帮助解决小区各类问题50余件。通过组建12人的业主参议团,召开筹备组会议29次、党群议事会11次,历时半年时间顺利完成了小区第一届业主委员会的选举工作,小区289户居民的供暖及物业服务问题顺利解决,实现了小区管理“由乱到治”的转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