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山东 更有“医”靠
从“能看病”到“看好病”,我省医疗资源总量跃居全国前列
2024年09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记者 秦聪聪 郭蕊 济南报道

  健康是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不断完善卫生健康体系,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医疗卫生资源极端匮乏,全省仅有医院112家,病床1653张,卫生技术人员2.61万人。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山东积极回应群众健康服务需求,扩大资源投入,提高服务质量,截至2023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数达到88195个,床位数达到73.85万张,卫生人员数达到113.60万人,全省医疗资源总量也跃居全国前列。
  2009年,国家启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山东坚持向改革要活力、增动力,围绕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供应四大体系,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医改工作由试点探索、单项突破转向系统配套、全面推进,改革红利惠及更多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优质可及。
  从能看病到看好病,75年来,山东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不断提升。从国际上衡量居民健康的三个主要指标看,全省人均期望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增长到2023年的79.9岁,增长了44.9岁;孕产妇、婴儿死亡率由1949年的1500/10万、200‰分别降至2023年的4.18/10万、2.61‰。截至2023年底,山东已有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婴儿死亡率等17项健康中国行动考核指标达到国家2030年目标值。
  健康有“医”靠,幸福亦更有“保”障。75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医疗、生育、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重点,我国逐步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党的十九大以来,山东医疗保障工作聚焦“急难愁盼”,回应民生关切,围绕“一老一小”这一最现实、最紧迫、最突出的民生问题,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持续深化改革。从提升待遇水平、完善生育保险政策、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全覆盖、落实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推动医保服务下沉、健全落实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等方面着手,有效缓解了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当前,居民和职工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0%左右和80%以上;在全国率先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全覆盖;2023年全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9654.7万人,居全国第3位。
  75年不凡历程,一代代奋斗者务实奋进,浓墨重彩地绘出山东有“医”有“保”的新时代民生画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